明代古城邂逅现代艺术 17位海内外艺术家赴黔创作
用牛粪晒干后包上金箔筑起纪念碑、用松软的石头做成“湿润的墙”……记者9日在贵州隆里古城看到,原本随处可见的普通物件经过艺术家创作后,变成了让人惊叹的艺术品。
2017年7月初,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季邀请了海内外17位艺术家,以"艺术、乡村、不确定的空间"为创作主题,陆续到隆里古镇进行驻地创作。
在古城的北门,新加坡的艺术家陈赛华灌用一个喇叭创作了《聆听》,站在喇叭口旁说话,声音会被放大,并通过喇叭传向古城。
记者看到,三五成群的古城民众先是带着好奇心,围着喇叭观察一番,而后一位中年妇女对着喇叭口唱起了当地的山歌,引得身旁众人捧腹大笑。
陈赛华灌希望,自己创作的艺术品不是一个摆设,而是能与古城的民众进行交流互动,让他们通过喇叭聆听自己的心声。
美国的雕塑家劳拉(LauraBolesFaw)也是驻地艺术家之一。劳拉透露,当她收到活动邀请后便开始查阅古镇的相关资料,而后被当地深厚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打动。
隆里古城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城堡,也是中国与挪威合作的“贵州生态博物馆”之一,其文化以汉文化为主,同时糅杂当地苗、侗文化元素,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化孤岛”。
在劳拉眼里,隆里作为军事屯堡被建立起来的城墙保护着居住在里面的人,那些耸立至今的城墙庄严肃穆,且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因此,她在古镇的沿河处创作了4米长的蛇形墙。
"尝试将东方和西方文化融合,让今昔与往昔建立一种联系。"劳拉认为,蛇形墙的形状恰如其分地成为古镇的缩影,其内涵无关保护,不是将一部分人围在里面,将一部分人隔绝在外面,而是一件集沉思与自省于一身的雕塑作品。
除了蕴含文化的艺术作品外,也有不少艺术家从实用的角度进行创作。以中国艺术家席华创作的《踩着“石头”过河》为例,用不锈钢焊制模具,并用水泥浇灌,为村民在河里补上五块安全防滑的石头。作品安装好的第二天,就有村民直接在上面洗衣服,与当地生态无缝衔接。
在隆里新媒体艺术季总策展人爱默杨看来,驻地创作可以让艺术家能更好地融入古城,把现代观念和思维引入传统社会景观中,与当地人联系起来创造出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