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受阅轰炸机梯队:参训飞行员多是“80后”
在前日举行的大阅兵中,随着轰炸机梯队以3个三机楔队呼啸而来,国产新型轰炸机轰6K在世人面前揭开面纱。
轰6K战机,有着“战神”的美誉。此前,这款战机一直没有解密。不过,今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轰6K战机多次在媒体上公开亮相。今年2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视察期间登上轰6K,实地了解战机性能;3月底,空军航空兵某团两架轰6K经巴士海峡赴西太平洋执行远海训练任务,首次突破第一岛链彰显空军军事力量。
近日,新京报记者走进空军某场站,采访了正在进行阅兵训练的空军某航空兵师副师长、受阅轰炸机梯队梯队长包连晶,揭秘轰6K梯队的训练情况。
对话人物
包连晶
特级飞行员,受阅轰炸机梯队梯队长、空军某航空兵师副师长。多次参加并圆满完成重大演习演练任务,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个头1.8米多的包连晶体型健硕,一张标准的国字脸,眉毛浓密、乌黑。单是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压迫感,这与他心爱的“战神”轰6K颇有几分相似。
前日,包连晶作为受阅轰炸机梯队梯队长,驾驶长机带领8架轰6K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在这位“70后”的空军某航空兵师副师长的军旅生涯中,这是第一次参加阅兵。
云中能见度小于50米完全按仪表编队
记者:轰炸机梯队的整体情况是怎样的?
包连晶:轰炸机梯队由9架轰6K组成,还有3架备份机。
记者:轰6K操作起来感觉如何?
包连晶:轰6K飞机比较大,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比较笨重,操作起来惯性比较大。
记者:这对阅兵训练有什么影响?
包连晶:对轰6K来说,阅兵要求的密集型编队飞行比较困难。刚开始飞的时候因为操作惯性大,我们的手都磨出水泡来了,现在有很多老茧。对于米秒不差的要求,轰6K比歼10等小飞机实现起来要难。而且小飞机天天编队飞行,很灵活。我们这个编队不是经常飞,这次是单独为了阅兵集中力量练了将近半年时间。
记者:训练的难点主要在哪些地方?
包连晶:在改变高度的过程中,飞机可能会“吃”到前一梯队的尾流。这样一来,长机左右飘摆,僚机就得跟着长机飘摆。
记者:飞机“吃”尾流是什么意思?
包连晶:飞机就像喝醉了一样,操纵时想往左走,实际却会往右走。
记者:那如何克服尾流带来的影响呢?
包连晶:空中梯队指挥部请全空军飞行力学方面的专家计算尾流对飞机飞行的影响,并且把尾流数据给我们。我们再根据这个数据,在阅兵训练中进行验证。
记者:除了尾流,阅兵训练还要克服什么问题?
包连晶:我们在飞行的时候是不容易看到长机的,如果云中能见度小于50米,歼击机是可以编队的,因为他们的机翼短。而我们只能看到长机的一角,这时候只能在云中看仪表盘,靠经验积累和地面塔台的指挥,跟着长机飞。
记者:在云中目视完全无效吗?
包连晶:要完全按照仪表来编队。有时地面没降雨,但云中降雨比较大,雨打的玻璃哗哗响,这对飞行员的心理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知道长机在前面,就是看不见,只能自己看仪表,外面全是黑乎乎一片。
参训飞行员多是“80后”
记者:在阅兵村训练时大家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包连晶:每天上午飞完,下午通报成绩。飞得好的就乐呵,飞不好的连晚饭都不想吃。各个梯队之间都在比,所以大家都在努力。
记者:在你看来,轰6K在阅兵式上首次亮相有什么意义?
包连晶:从改装轰6K以来,这款轰炸机一直没有解密。它的首次亮相,能够体现空军的战斗力,形成震慑作用。
记者:轰炸机梯队中,参阅的飞行员年龄大概在哪个层面上?
包连晶:我们梯队参训参阅的飞行员是各梯队中年龄最小的,基本上都是“80后”。
记者:飞行员每天训练多长时间?飞下来是什么样的状态?
包连晶:每天训练时间多的时候是7.5小时,少的时候是接近3个小时。在空中7.5小时,需要保持精力高度集中,飞下来都挺累的,特别是飞僚机的飞行员,衣服湿透就不用说了,手也磨出泡来,而且头盔也很重。
记者:7.5小时是怎么飞的?
包连晶:中途可以落地,总共起飞三个架次。
记者:这样的训练强度大家能承受吗?
包连晶:从正常训练的角度来讲,飞7.5小时对轰炸机来说并不算强度很大。但对于编队飞行来讲,强度还是很大的。尽管我飞的是长机,从体力上讲比僚机要省劲儿,但很累脑袋。因为我始终要考虑到我有僚机,要保持好航线。而且,我在修正动作时也要尽可能柔和,因为很可能由于我的一次偏差,导致僚机十次才能修正过来。
大飞机密集编队有利于隐蔽战略意图
记者:作为梯队长,你会不会压力很大?
包连晶:作为轰6K梯队的带队长机,我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这两个月以来,经常梦到编队飞行。这次是要通过天安门给全世界人民看,要是飞不好,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记者:轰炸机梯队的编队队形是如何考虑的?
包连晶:对轰炸机来讲,现在这个队形编起来是最好看的。如果间隔大些,看起来就会比较空;如果间隔小些,机翼基本上都重叠了,会感觉有点小气。从地面看,现在的队形最漂亮。
记者:阅兵训练对实战有作用吗?
包连晶:有。首先,并不是说大飞机不编队。从打仗的角度来说,大飞机密集编队有利于隐蔽突防、隐蔽战略意图。假如3驾飞机编在一起,那么敌方雷达有可能判断成一架飞机。等飞机到达预定目标,我们再拉开战队。另外,编队飞行是最锻炼飞行员驾驶技术的。现在我们这帮飞行员每天都在一起研究、一起协同训练,这都有利于飞行技术的成长。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贾世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