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松绑企业债为地方输血:数量限制从2111变4221

20.05.2015  12:35

  近日,一份名为《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的文件在网络上流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事与地方发改委相关人士核实,对方称,已收到此文件,不过他称该文件为征求意见稿。
  其中,较受市场关注的是发债企业数量指标,《通知》称将“鼓励优质企业发债用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融资”。
  具体而言,《通知》规定,对于债项信用等级为AAA 级,或由资信状况良好的担保公司(主体评级在AA+及以上)提供第三方担保,或使用有效资产进行抵质押担保使债项级别达到AA+及以上的债券,且募集资金用于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六大领域消费工程项目融资,不受发债企业数量指标的限制。
  “估计是监管层忧心经济下滑过快,希望通过企业债放松门槛的方式,重新刺激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北京某券商固收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企业债必须和固定资产投资有关,“PPP还停留在概念阶段,项目收益债因为偿债来源不确定性大,还是得靠企业债。”
  不过综合各方来看,这个文件还是征求意见稿,最终政策以发改委官方文件为准。
  2111变4221
  除前述“鼓励优质企业发债用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融资”外,《通知》文件还规定,在发债募集基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条件下,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所属城投企业,每年发行企业债券不超过4 只,地级市所属城投企业每年发行企业债券不超过2只;经济总量较大、综合财力较强的百强县(县级市)所属县域城投企业,每年发行不超过2只企业债券。
  “按照文件,数量限制从2111变成4221,只有国家高新区没有变,如果真正实施,发债通道的放开力度比较大。”上海某券商地方债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前城投债发行数量的限制是,每年省会2只、地级市1只、百强县1只、国家经开区高新区1只。
  “现在不少城投公司等着输血,一个地方能多发几只,也许就有一批城投公司能顺利转型。”该分析师说。
  同时,该文件还称还将进一步放松县一级企业的发债限制,其他县(县级市)所属县域城投企业,债项级别达到AA+及以上的,每年可发行不超过2只企业债券。
  “如果县域企业发债的限制放宽,那么城投债的风险会积聚在县一级政府,目前房地产、基建等固定投资在三四线城市回落幅度最大,未来回涨的预期也不好,政府偿债能力会很有限。”前述分析师说。
  此外,《通知》文件还拟有限度地放开了地方政府债务率的限制,“将本区域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余额一般不超过上年度GDP8%的预警线提高到12%”,并要求“属于一般生产经营类,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市场化运营的企业发行债券,不与地方政府债务率挂钩”。
  不过综合各方来看,这个文件还是征求意见稿,最终政策已发改委官方文件为准。
  刺激效果存疑
  “这几个月基本上发改委没怎么收材料,现在发出来的都是去年报进去的项目。”北京一位熟悉城投债发行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众多城投公司还在审计,距离下一批企业债发行还需要时间,且“去年9月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的若干意见》将大部分城投公司都挡在门外,发过几次债后还符合条件的城投公司就很少了”。
  该人士表示,“43号文后,发改委去年发文剥离了地方政府担保和偿债来源,但企业债的发行主体又是地方融资平台。”该人士称,失去政府担保和作为偿债来源的财政支持后,城投债的发行动力已经式微。
  去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要求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并对地方政府是否负有偿还责任作了规定。
  “发改委是希望企业债能和项目收益债对接,因为二者都是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但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项目,以公益性质为主。”该城投债人士认为,在发改委“并没有放松对募集资金投向和项目偿债来源上的限制”的情况下,寻找有自身现金流偿债的项目或将成为发行企业债和项目收益债的第一难题,“除非43号文变相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