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林业 建设美丽缙云

12.12.2015  01:09

              山青水秀,天蓝云白,林海茫茫,溪水潺潺。在缙云225.2万亩的土地上,180.8万亩的林业用地,73.9%的森林覆盖率,76.9%的林木绿化率,97.08万亩的生态公益林,造就了绿水青山、天然氧吧。“城在绿中,绿在城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一个绿色的人居环境正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近年来,缙云县林业局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和谐美丽好缙云建设的战略决策部署,以改革为统领,以“植树治水”、“六边三化”、“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口,以优化生态、兴林富民为导向,狠抓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林业改革和资源管护,取得了较好成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兴林与富民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优化  释放绿色福利

              人居环境有力改善。 通过实施封山育林、林相改造、景观林建设、城市公园、城市绿化提升、森林村庄、生态廊道、河道生态修复、生态公益林、林业产业、森林文化、六边三化三美、美丽乡村等系列生态工程建设,有力地改善了人居环境。2011-2014年,建成通道沿线生态景观林2.37万亩,绿色通道147公里,生态河道54公里,环城景观林带5800余亩;截至2014年底,城市建成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6.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17平方米,单位绿地率达28%,居住区绿地率达30%;主要道路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9%,河道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5.5%,干线公路宜林地段绿化率达98%;建成了滨江公园、永宁公园、朝晖公园等一批高品质的公园,改造提升了一批山地公园和怡苑、杜桥小游园及道路景观绿地;建成3个森林公园:大洋山森林公园、括苍山森林公园、黄龙城市森林公园,2个休闲绿化广场:行政中心广场、火车站广场,90%以上居民出门平均500米有公园或休闲绿地;全县全年空气污染指数良好以上天数达到96.5%,城市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2330个/cm 3 ,最高达4600个/cm 3 ;逐步形成了以城市公园、绿化广场为面,路网、农田、河道绿化为线、居住区绿化为点、立体绿化为辅的全方位生态环境。2014年,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生态意识显著增强。 全民植树蔚然成风。连续五年开展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党政军义务植树活动,每年“3.12”植树节前后,各乡镇、街道和部门、社会企业、广大群众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并建立了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在全社会形成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新风尚,2011年以来,全民义务植树累计400余万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1%。庭院绿化蔚然成风。积极推进单位、居住区绿化,见缝插绿,借地造绿,着力美化居住环境,营造“推门见绿、出门进园、俯首闻香”的人居环境。建成“仙都花园、山水花园、蓬莱花园、都市花园、翠竹花园、金水湾城市花园、黄龙香格里拉”等一批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小区”,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率达30%。认建认养蔚然成风。建立了林木绿地认建认养制度,积极开展公园、厂区、校园林木绿地认建认养活动。相继开展了“共青林”、“学子林”、“企业林”、“姐妹林”、“兄弟林”、“珍贵树种林”、“樱花林”、“茶花园”、“三八林”、“银杏养生林”、“干部同心林”、“风情岭”等十多个纪念林基地建设,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从山上进入村庄、学校、单位和公园。截至目前,全县建有各种纪念林15处。

              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县已建成油茶林面积7万亩、毛竹林面积17万亩,香榧基地面积1万余亩,各类示范基地40多个,林产品加工企业132家,林业专业合作社16家,涉及木竹材加工、苗木花卉、竹笋、干果、生态养殖、中药材等多个产业领域。2014年,实现林业总产值47.7亿元,油茶、毛竹、香榧三大产业成为了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富民产业。快速提升油茶产业,通过木本油料产业提升项目、生态高效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油茶产业实现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快速提升。亩产山茶油从原来的5公斤提高到15公斤,发展了年加工700吨以上山茶油加工企业2家。创建了“高山绿谷”、“石笕”两个省内知名品牌。快速推进毛竹产业,建成2个毛竹专业村,15个专业示范户,毛竹示范园区2个,面积12562亩,笋竹两用林精品园4个,面积7020亩。同时通过毛竹林低改、建设竹林道等有效方法,实现毛竹亩产从300元提升到1200元。快速壮大香榧产业,借助省厅“香榧南扩”实施战略,大力开展香榧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千亩以上的香榧园3个,全县香榧林面积达到1.1万亩。快速发展林下经济,将竹林套种竹荪、种植铁皮石斛,林间套种,林下种养殖、发展森林休闲旅游作为主要林下经济模式给予大力支持。2014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35.8亿元。极大的促进了兴林富民,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生态功能更具优势。 通过对风景区、好溪、新建溪、永安溪等流域、金丽温高速公路和330国道沿线及森林公园等区域的林分实行休养生息,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和低效林改造,全县累计建成公益林优质林分74.06万亩,建成率达76.3%,极大地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和气候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形成了稳固的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得到有力保护,森林植被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近5年全县水质不断改善,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生态恢复保护不断加强,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充分显现,森林间接减排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作用显著加强,城区空气清新。

机制创新  共建美丽缙云

              以植树治水为重点,大力开展绿化造林。 山好水好,全靠林好;气净土净,方能水净。缙云县林业局借“五水共治”契机,按照“山上抓提升,山下抓延伸”的工作思路,在全县大力推行“绿化造林,植树治水”,全面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县林业局编印了1000多本《缙云县绿化推荐树种名录》下发到各乡镇、街道、部门和市民手中,派出100多名林业技术人员深入30多个村庄,新建溪、盘溪、永安溪沿线等20多段流域以及迎宾大道、岩西公路等处实地走访,现场指导绿化种植、养护、管护等基本技巧,确保各单位能种树、种好树、种活树。通过全程督导,进一步夯实植树治水基础。全县各单位、部门,各乡镇、街道,社会企业积极行动,把绿化造林作为治水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来抓,形成强大的合力,实现了绿化造林从山上为主到山上山下、城乡统筹的转变,打造了“绿色缙云”。植树治水好做法先后被丽水日报、浙江卫视相继报道。据统计,2011-2014年,全县累计完成绿化造林面积7.9261万亩,长防林建设3.6803万亩,林相改造2.3693万亩,平原绿化0.5803万亩,森林抚育20.5066万亩;2014-2015年,在好溪、永安溪、盘溪、新建溪等流域建成绿化示范河段42个,全县治水植树达76.6万株。

              以巩固深化“创森”成果为抓手,创新全民植绿护绿模式。 “植绿,更要护绿”,为巩固深化“创森”成果,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缙云县按照社会化“植绿、爱绿、护绿”的理念,强化领导、创新机制、丰富载体,积极推进生态建设由“政府治理”转向“社会共建”,取得良好效果。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植绿、爱绿、护绿工作,通过政府发动、部门联动、全民启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民植绿爱绿护绿共识;通过采取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的筹资机制、多元化的管护机制、经常性的监督机制和精准性的挂牌养护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全民植绿爱绿护绿水平;通过开展以“党员带头、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为主题的“好溪先锋林——三万党员百万树”行动、主题绿化林建设行动、齐心护古树行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民植树爱绿护绿效果。目前止,各乡镇、街道纷纷开展年纪大的党员认领、抚育一课树,年轻党员种植、管理一棵树,新发展的党员种植、管护好入党纪念树,外出的党员由家人帮助完成管护任务或交纳养护费用等活动,农村党员成为植绿护绿的中坚力量,实现全县有示范林、支部有先锋林的目标。

              以“六边三化三美”为契机,推进森林村庄建设。 按照“三化”要求,在“六边”等重点生态区位补植套种阔叶树、乡土珍贵树种,营造混交林、复层林、异龄林,优化林分结构,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同步推进,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同时,按照“山上造林为主”逐步转为“山上造林和平原绿化并重,更加注重城乡绿化”的建设要求,在着力做好城区绿化的同时,将植树绿化与城乡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延伸到乡村,大力开展森林村庄、美丽乡村示范村、精品村、中心村等工程建设。通过拆违建绿、治脏变绿、见缝插绿、村庄道路、河道、庭院、房前屋后、公共地、闲置地等绿化建设,构筑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村庄森林植被生态系统。全县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至目前,建成1个省级森林城镇,13个省级森林村庄,80个市、县级绿化示范村,1个城市森林公园。

              以盘活资源为引擎,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缙云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林地资源极其丰富,但单个农户森林资源资产量小抵押值不足,而农村集体统管山多为森林资源丰富的水口山、风景林等资产却未能真正发挥足够资金效用。一直以来,林业融资难、贷款难成为制约林业经济发展的“瓶颈”。2011年,为着力破解林区三农贷款难、抵押难、担保难,进一步挖掘盘活农村集体森林资源,县政府牵头林业、人行、财政等部门与县信用联社、邮政银行探讨研究,决定以集体林权为抵押担保物,在全省首创缙云“林贷通”。2011年9月7日,邮政储蓄银行缙云县支行与新建镇丹址村和该村贷款户代表签订贷款合同,并对该村600万元的贷款授信,开启了缙云“林贷通”业务探索之路。经过2年探索实践,于2013年在全县全面推广。随着“林贷通”的推广,林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参与林权抵押贷款银行达到12家,2014年底,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5.2亿元,受益农户4019户。缙云“林贷通”的开创推广,有效盘活林地资源“沉睡资本”,实现“活树变现钱、青山变金山”,有力地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同时缙云县林业局还进行股份制改革探索,通过合作经营解决了规模发展的瓶颈,在村民之间开展股份制经营;在经营大户与村集体之间开展承包制经营;在投资主体与国有林之间开展国有林地资源与社会资本合作的“两资融合”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不断壮大经营主体。近两年,共引入社会企业6家,引进社会资金达2亿多元,缙云的林业产业成为浙商回归、企业投资的热点。(缙云县林业局)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