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狼入室”发展本土原创剧 杭州话剧团作客本网谈出路
浙江在线杭州4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盈秋 首席编辑/赵洁) 近两年来,杭州的话剧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小剧场热度不减,一批独立话剧人和民营话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如此一来,有些老牌剧团就很焦虑了——对他们而言,资金、市场、人才都是问题,再不转型升级,也许就要“下岗”了。
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以下简称“杭话”)就是在泥泞中找路的其中一个剧团。2011年,它由杭州话剧团转型成为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改制已经5年了,杭话的改革之路走得如何呢?
28日下午3点,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冯顺达、导演李怀珠、演员林海棠做客浙江在线演播室,录制人物访谈节目《文艺范》,和网友分享了转型路上的点点滴滴,也对未来剧团的发展做了探讨。
不怕独立话剧团的冲击
要做适应市场的东西
“以前剧团都是按事业单位的模式管理,改制后职工就没保障了,得靠自己演出挣钱。另外,市场对我们来说也是挑战。还有一点就是人才的匮乏”,杭话总经理冯顺达谈到杭话的改革时说,杭话最近几年的发展有点“提不起劲”,也没有出一些叫好又叫座的话剧。虽然几年前开始提“转型”,但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而当下比较火的独立话剧人及团体也成为杭话“取经”的对象。冯顺达认为这些话剧团的商业运营模式值得借鉴。“我们不怕独立话剧团的冲击,相反,我觉得这是个机遇。杭话可以和独立话剧团、民营话剧团合作,学习借鉴他们的商业运作模式,做出适应市场的东西”。
据悉,杭话今年出了第一部本土原创剧《劫出人生》,也是第一部与民营话剧团合作的话剧。9月份,杭话将和知名话剧团上海话艺联合出品话剧《去年冬天》,并采用时下最流行的制作人中心制。
杭话要率先“破茧成蝶”
给老牌话剧团转型作参考
杭话的改革对杭城其他老牌话剧团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导演李怀珠认为现在的话剧是市场说话。“本土话剧发展就应该面向观众,注重市场营销,把观众吸引到剧场里来。况且话剧艺术不单是被动接受,更是一种互动式体验,只有适应观众需求,才会有发展潜力。”
对于话剧团今后的发展出路,冯顺达表示引进话剧只是一个初级形式。
“像是之前提到的《去年冬天》,它就是我们引进过来的。但是这不够。要发展本土话剧、抓住现实热点、对百姓所关心的题材进行创作才是话剧市场繁荣的基础。”
优秀的人才也是发展剧团的重要条件。冯顺达说:“现在全国有700多家大学设置了艺术表演类专业,每年都培养了很多培艺术从业人员。他们往往能够和市场很好地结合,推动话剧发展。我们希望能够引进优秀的青年人才,为杭话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 杭州话剧艺术中心】
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是国家二级甲等文艺院团,于2011年正式挂牌成立,其前身为杭州话剧团。始建于1956年,重建于1973年。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有着一大批专业的演员、舞美等创作人员。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演员钱志、王小红、李连元等,大批国家二级演员茹萍、华明伟、朱静瑛等。在杭州话剧团成立五十多年里,曾经排演出品过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话剧:如《陈毅市长》《雷雨》《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创演作品有:《秋瑾》《西湖太守》《国之光荣》《生日》《生命禁区》《周恩来在杭州》《水乡吟》《的妹与警哥》《天堂往左,爱情向右》《梅兰芳》《夏夜无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