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为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29.06.2015  18:49

  6月27日,央行宣布自6月28日起降息以及定向降准。这是央行自2014年11月启动本轮降息降准“连环组合拳”以来的第四次降息、第三次降准。多家机构和券商分析师均表示,此次降准将释放4700亿元流动性。
  意在提振实体经济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今年初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已初显成效。但总需求增长动力不足依然存在,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与年初制定的目标仍存在缺口,实现M2全年增长12%的目标仍有难度。因此,进一步采取降息、降准,有利于下半年经济企稳和全年增长目标的实现。此次降息伴随定向降准,也明确了央行通过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前期,尽管央行通过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在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方面效果显著,但并未有效传导到贷款利率,主要是因为虽然银行贷款定价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其贷款基础利率并未与Shibor利率挂钩,仍然是盯住法定贷款基准利率,因此,央行需要通过下调法定贷款基准利率,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效果更加直接。”温彬说。
  总量性与结构性政策并举
  为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政策之一的货币政策,自去年以来动作频频,但这次调整却与以往不同。
  “人民银行改变了以往交替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操作方式,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同步运用,体现了对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的充分权衡。”业内权威人士说。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稳增长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结构问题是中国经济心腹大患,调结构也不能松懈。“降息+定向降准”,实际上是总量性政策与结构性政策双管齐下。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记者表示,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意味着总量性的宏观调控,而定向降准则专门面向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致力于结构优化。
  “货币政策打破了过去的常规操作模式,双管齐下、方式创新、力度较大,传递出鲜明的信号。”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这次货币政策操作是对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积极应对,既能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又不采取强刺激和大放水的办法。
  稳增长需多策并举
  温彬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限。“目前,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短期内不排除央行通过正回购对冲流动性。从中长期看,外汇占款是否延续最近两个月的增长态势还有不确定性,如果美联储在今年四季度如期加息,会引起资本项目外流,导致外汇占款减少,将为再次降准提供空间。”此外,温彬表示,法定贷款利率已是历史低位,存款利率是历史次低位,进一步降息空间不大,需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特别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尽快建立起银行大额存单以及贷款基础利率与Shibor利率的联动机制。
  申万宏源宏观研究发布的报告称,下半年我国稳增长任重道远,降息接近尾声,但降准150个基点仍可期待,三季度宽松性财政政策力度渐显。报告还预计,由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下调至2%,未来降息的空间已经很小。
  业界普遍认为,从操作空间看,随着前期连续的降息和降准,且目前基准利率已到低点,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已经收窄;从政策效果看,政策的边际效用也在递减,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因此,未来不能将稳增长的希望全寄托于货币政策。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分析师滕飞认为,未来要多策并举,从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方面着手,加大稳增长力度。如增加财政存款投放力度,适度加大个税减免力度,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真正实行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创造好的制度和环境,让市场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促进消费增长,从而实现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