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双打”办给全省知识产权局系统加分
1月19-22日,国务院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双打办)对我省2014年“双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考核、暗访和反馈。从反馈会上获悉,我省知识产权局系统在2014年开展的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得到国务院双打办的充分肯定。双打办考核小组认为,全省知识产权局系统在专利保护方面工作扎实,走在全国前列,是浙江省“双打”的创新工作和亮点,在“双打”工作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
2014年,全省知识产权局系统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的特色在于“两个积极,三个注重,四个开展”,积极开拓专利行政执法新途径,积极查处专利违法案件。注重建章立制,不断规范专利行政保护行为;注重知识产权维权体系构建,不断加快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建设;注重日常执法和专项行动相结合,不断加大专利行政保护力度。开展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专利保护专项行动,开展展会执法,开展诉调对接和部门联合执法,开展知识产权巡回演讲。同时,在专利行政执法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和环境氛围营造等方面着力加强执法业务能力提升和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省级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工作,探索重点企业(行业)专利保护联系制度试点工作,努力探索建立专利保护的长效机制。全省知识产权局系统共立案调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3506起,同比增长373.78%;其中,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立案2963起,同比增长692.25%;假冒专利案件立案364起,同比增长120.61%;其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立案179起。共办结知识产权纠纷案件3551起,结案率为101.28%,同比增长405.84%;其中,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结案3008起,同比增长870.32%;假冒专利案件结案364起,同比增长90.58%;其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结案179起,调处赔偿金额157万元。我省专利侵权纠纷办案量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侵权案件量的近一半,办案总量位居全国第二。特别是温州、杭州、宁波、嘉兴等市专利侵权案件执法办案量均突破400起,位居全国各地级市前列。
在全国率先并开创性地开展电子领域专利保护专项行动中,率先印发了《浙江省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省局、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市局执法人员和维权中心工作人员280余人(次)进驻阿里巴巴园区,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电商平台专利侵权投诉执法办案工作,调处电商领域专利侵权投诉案件2518起,关闭或屏蔽网店或商品464个。在总结日常执法办案和电商专项行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一些行之有效,与法律法规不相冲突和矛盾的执法程序和办案办法形成规范执法办案的标准和指导意见,在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率先印发了《浙江省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指导意见(试行)》规范性文件。
在专利民事纠纷诉调对接中,重点推进与省高院联合开展的专利民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专利民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市局和维权中心、法院要加强相互间的协作,依法推进我省专利保护中的行政与司法衔接工作,坚决打击侵犯专利权和利用知识产权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截至去年底,已办理诉调对接案件800余起,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厅专利行政执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