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促农增收

03.11.2016  22:33

近年来,该县立足欠发达山区实际,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通过布好全民增收网、搭好乡村增收台、育好增收新源泉,全力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增强群众“造血”功能,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在192个省级扶贫重点村培育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8.5万亩,发展来料加工专业村27个,电子商务网店(企业)607家,农家乐(民宿)263家,累计减少低收入农户7.1万人。据统计,今年三季度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4元,同比增长8.8%。

一、做大支柱产业,布好全民“增收网”。 将培育能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作为关键,自2000年起将茶产业作为县域支柱产业予以全力培育,形成了茶叶种植为基础、茶叶加工为中坚、茶叶市场为龙头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茶园面积从2000年的2.3万亩发展到目前的12.22万亩,形成了“全县40%人口从事茶产业,农民收入50%来源茶产业,农业产值60%来自茶产业”的格局。采摘茶园亩均产值超万元,亩均效益领跑全省;浙南茶叶市场更是辐射周边县市以及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的1000多万亩茶园,惠及茶农120余万户,成为中国绿茶第一市、中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市场,交易量已连续十三年、交易额连续九年居全省同类市场首位。

二、做强特色产业,搭好乡村“增收台”。 对贫困户全部建档立卡,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归纳,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规划要求,重点选择与脱贫关联度高、扶贫对象能够广泛参与的特色产业,通过培育民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贫困群众搭建产业脱贫平台,形成“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新型帮扶模式,确保“村村有致富项目、户户有增收门路”。目前已培育形成香榧、油茶、食用菌、高山蔬菜、畜禽养殖等五大区域特色产业,累计建成特色精品园14个、各类特色产业基地15个,发展香榧6.3万亩、油茶9万亩、食用菌6000万袋、高山蔬菜2000亩。

三、培育新型产业,育好增收“新源泉”。 以“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为目标,重点培育农家乐民宿、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农民增收“新三宝”。农家乐民宿方面,将农家乐民宿发展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大力鼓励本地农民、返乡农民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发展民宿,使农村闲置资源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源泉”。同时通过引进工商资本、开展村企合作、本地能人带动等多种模式,带动低收入农户实现抱团发展、利益共享。目前全县累计培育农家乐民宿263家、床位2414张,今年前三季度共接待游客98.5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808.23万元,分别增长20.79%和30.77%。农村电子商务方面,累计培育企业(网店)615家,从业人员2705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4.71亿元,同比增长39.3%。来料加工方面,目前全县累计培育来料加工专业村27个,集聚区块2个,培养来料加工经纪人250人,从业人员2.5万人,前三季度共发放加工费1.6亿元,人均增收6000多元,预计全年将突破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