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官博,看看“明朝那些事儿”

05.05.2015  07:51

云纹金冠

白釉梨壶

波西米亚风格的首饰

    600多年前,中国人都知道大明朝的皇帝是谁,却不一定知道郑和;600多年后的今日,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一场以这位航海家的名字命名的展览开幕,当观众亲身感受郑和下西洋的盛况以及明初社会风貌时,多数人却未必记得当时的皇帝是哪位。到博物馆看展就是这样,时空的转变,往往重新定义历史的经纬。

    南宋官窑博物馆带来的这一场“郑和时代——南京市博物馆藏明代文物特别展”,展览为期三个月。共展出造船用具、铁制武器、永乐宣德青花瓷、龙泉青瓷等文物精品90件。

    来吧,让我们透过这些旧旧的古物,一起去瞧瞧明朝那些事儿。

    郑和宝船曾是世界木帆船NO.1

    它们用的木桨有点像龙舟桨

    大英博物馆《明:盛世皇朝50年》文物展,从去年9月至今年1月在伦敦开展,铜喇叭、铜号、铁制工具、木桨等曾被无数双好奇的蓝眼睛观赏过。这回它们又马不停蹄,来到了杭州市民游客的眼前。

    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木锤和木桨,因为它们跟郑和船队紧密相关。

    木锤就像捣年糕的大锤一样——古人造船时,为避免损伤船身木板,所以使用木锤。

    而木桨长约一米,与现代龙舟赛中使用的龙舟桨相似,都有一段长长的圆柱形柄部,泡水后都会增加重量,桨叶像米黄色的带有弧度的蛋糕刮刀。郑和船队中的大腙宝船(大型海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有九桅十二帆,可乘坐一千人。

    木锤和木桨都出土自南京龙江船厂遗址,而龙江船厂的船型设计、模型制造、船坞设备等技术,在16世纪前无疑是世界木帆船的金字塔尖。郑和下西洋用的船只,很多就是在龙江船厂制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丽凡曾经点评,在利用风力航行的时代,郑和宝船的先进帆橹所提供的船舶动力,也是我国古代船舶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之一。

    波西米亚风格的耳坠

    是当年西方文明的产物吗

    展览中,还有南京地区明代早期功臣贵族墓出土的金玉器,如簪、冠、带饰、耳坠、戒指等,也有日常器皿造型的碗、盘、鼎、匙,侧面印证了郑和下西洋带来的海内外文化交流。

    比如,很多器物上镶嵌有璀璨夺目的各色宝石,例如,嵌绿松石金耳坠,又宽又长,就像如今的年轻妹子喜爱佩戴的波西米亚风格的大耳坠。 专家说:“嵌绿松石金耳坠带有少数民族风格,也许是郑和下西洋带回的奇珍异宝之一。这就像女人们去欧洲购买了别致的耳坠,她们回到国内后戴着耳坠逛街,当然和别人戴的耳饰不一样。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首席记者 杨晓政 实习生 吴瑛 通讯员 方忆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