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去一降一补”显成效,“破、调、改、安”蓄动力
国家发改委:去年化解过剩钢铁产能5500万吨,煤炭2.5亿吨;今年将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煤炭1.5亿吨
3月6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副主任宁吉喆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何立峰表示,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三去一降一补”作为其中的重点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
据何立峰介绍,2017年我国化解过剩钢铁产能5500万吨,连同2016年的6500万吨,两年共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2亿吨,而且全部取缔了地条钢,使钢铁行业的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优势产能得到更好地发挥。煤炭方面,2017年化解过剩产能2.5亿吨,连同2016年的2.9亿吨,两年总共化解过剩煤炭产能5.4亿吨;此外,南方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和北方年产15万吨以下的小煤矿正在加快退出,这就保证了环保条件较好、单位产出较高的优质大型煤矿产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电力方面,2017年淘汰了一批30万千瓦以下的耗煤量较大的煤电企业,根据整个电力的形势,还停建缓建了一批,加起来超过6500万千瓦。
何立峰表示,钢铁、煤炭去产能和防范煤电过剩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为下一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个示范样本。平板玻璃、水泥、电解铝等,一方面要淘汰落后的产能,关停一批不适合未来发展需求的产能,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展一批新的产能,在潜移默化、波澜不惊中实现华丽转身。
宁吉喆也表示,五年来共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7亿吨以上、煤炭产能8亿吨,使相关行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使市场竞争的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总供求关系的改善。
“在去产能的过程当中,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的原则。”宁吉喆说,市场化即建立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制度,优化企业债务和治理结构,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钢铁、煤炭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等措施;法治化是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持续的开展淘汰落后,治理违法违规和联合执法的专项行动,倒逼落后产能退出,使过去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得到扭转;规范化要求不能侵犯企业合法权益。
对于今年的去产能工作,宁吉喆表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重点做好“破、调、改、安”四件事。
“破”是要继续破除无效供给。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2018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的煤电机组。
“调”是要调整优化行业结构,统筹做好化解过剩、优化结构、保障供给等工作,逐步实现从总量性去产能为主向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为主的转变,促进钢铁、煤炭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不能暴涨暴跌。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加大煤炭优质先进产能的释放力度。
“改”是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的力度,引导扭亏无望的企业主动退出。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钢铁、煤炭、电力企业兼并重组,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集团,优化结构布局。
“安”是要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发挥各方的积极性,用好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做好企业职工的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