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斌斌: 做成就跨境大卖家的“桥梁”
从2013年开始,跨境电商作为电子商务行业新兴的增长点,显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作为浙中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义乌,一时间,不同的跨境电商组织纷纷顺势涌现,并成为聚集本地跨境卖家、整合产业资源的重要力量,“海贤汇”就是其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组织之一。
“海贤汇”全称是义乌市海贤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由四位有着多年跨境电商相关从业经验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共同发起创办。秉承“梦想,分享,共赢”的核心理念,海贤汇旨在成为义乌跨境电商的“桥梁”,发挥承上启下、连接平台和资源的作用。本次我们采访的主人公就是海贤汇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厉斌斌。
年轻时 走南闯北做生意
常说“每个商人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创业故事”,这一说法在厉斌斌身上也一样适合。厉斌斌是温州永嘉人,自小跟着经商的父亲走南闯北,“说起来别不信,到初二时,我已经转过9次学了。”厉斌斌笑言道,“学校总在变,学业也因此断断续续。”1998年,还在上初中的厉斌斌决定放弃学业,开始在青岛卖起了温州皮鞋。
倒腾了一年左右的皮鞋生意,厉斌斌决定转行,跟着舅舅到苏州学做药品代理业务。2001年,他开始自己单干,代理中成药品牌,在医院、药厂等客户间奔波。厉斌斌坦言,那时做药品代理的利润空间很大,但在内心深处他仍希望能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和工厂,做一名实业家。
温州永嘉是小商品的制造基地之一,许多当地人带着产品离开家乡,去到小商品的集散中心义乌做批发贸易。由于听亲戚朋友说在义乌生意好做,厉斌斌决定自己亲自去看看。初到义乌考察的第一天,他就被义乌的市场环境和经商氛围吸引,坚定了要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租摊位做生意的想法。于是,2004年厉斌斌从苏州转战义乌,进入了新的事业发展阶段。一年后,他在下骆宅办起了自己的饰品生产和加工厂,成为一名产品供应商。目前,厉斌斌的工厂已从单一的生产加工业务拓展为为企业打造集产品开发设计、拍照美工、备库存等于一体的综合供应链。2014年,厉斌斌开办了包装耗材厂,目前为国内半数的跨境B2C企业提供优质的出口物流包装面单。
2005年开始,以淘宝模式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以惊人的生命力飞速发展,而以传统实体市场见长的义乌也开启了“电商换市”的转型之路,义乌本地一批批的传统贸易从业者和初创者投入到电子商务这片“蓝海”中。这期间,厉斌斌的客户也从实体批发或零售商逐渐向电商转变。时间行至2012年,随着速卖通、亚马逊中国等平台的上线,厉斌斌的客户群体中新增了不少跨境电商。
在与跨境电商客户的接触交流中,厉斌斌发现B2C模式下的跨境中小卖家普遍面临着以下几个运作难点:首先,产品端研发设计成本投入大。以亚马逊为例,许多跨境平台对于产权保护力度之大,促使卖家需在产品开发上下功夫。“线上的产品,线下全有;而线下的产品,线上不一定有。所以,不是说我们没产品,关键是如何开发产品。”厉斌斌说。其次,B2C跨境卖家要承担来自库存端的风险。做零售需要随时发货,这就要求卖家必须有一定的商品库存,而备库存就意味着卖家必须直面仓库积压的可能。再次,个体卖家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此外,受制于区域、环境等因素,义乌跨境电商企业常常会遭遇人才荒、招工难的境况。为解决以上痛点,帮助义乌跨境电商突破事业发展瓶颈,在厉斌斌、徐俨、程世晟、朱成四人的联合发起下,2015年5月海贤汇在义乌应运而生。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王然 编辑: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