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卤老板娘:是什么让我任性做卤菜
在时下满屏皆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的风口,“工匠精神”这个富有古典浪漫理想主义色彩的词汇,似乎已经少有人再提及。但是,当我们在欧洲、日本等地旅游购物看到爱不释手的货品,并且听到以下数字(截至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时,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们长寿的秘诀:他们一直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其核心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这是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工匠精神尤其需要在互联网时代被重新唤醒并坚守。现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信奉者,比如微卤老板娘王红,她通过淘宝、团购、微信、直达号,3个月业绩做到200万元。借助“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她坚持任性手工做卤菜。看看她在赠粉丝卤蛋大礼包的快递盒中附带的一份手写书信吧。
食客们,我是微卤老板娘。您可以一边品尝“微卤圣蛋”,一边听我叨叨几句。
我的闺蜜听说我跑去卖卤菜,给了两个字评价:任性。周围的朋友也说:醉了。
我知道,他们的潜台词是:作为资深美女、有为青年,你应该进时尚圈,不是整天围着鸭头和卤水转。
是的,做卤菜几乎是一个最久远、最土鳖、最没创意的行当,商业想象空间也不大,而且我现在随时身上都带着卤味香。那为什么我要做卤菜?
我出生在农村,我父亲是个石匠。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便是,父亲能蹲上一个月,把一块大石头,用锤头、凿子刻成石狮子,铸型、打磨、抛光,直到栩栩如生。父亲不知道,他做的石狮子,在我心里种下了匠人心。
小时候大人都喜欢问:长大了你想做什么?标准回答是:科学家、发明家、画家,诸如此类。最不济也是:升官、发财、赢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当我怯生生地说出我的人生理想是当一个光荣的石匠时,迎接我的是一声:啪。
最终的结果是,科学家没当上科学家,石匠也没当上石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被这个物欲的时代裹挟着,吞没在高节奏的商业社会。我们都很着急,屌丝急着逆袭,白富美急着认老公,高帅富急着深藏功与名。短、平、快成为整个族群的价值取向。
当年,蹲上一个月,流上一斤汗,凿出一头石狮子的匠人,哪去了?
大学毕业后投身商海,着急的生活了很多年。直到前几年偶然读史,认识一个叫约翰·哈里森的人。
这个人不太有名,是个木匠,业余爱好是造钟,造最精确的航海钟。哈里森的一生,只造了4只钟,分别耗费5年、11年、19年、6年。
读到这个人的那一晚,我失眠了,脑子里全是童年的石狮子。
我做了一个决定:能不能专心致志地做一款不着急的产品,就像父亲当年那样?就像哈里森那样?
答案就是做有1000多年传承的卤菜。卤菜这件事,够小,够土,够有钻研的空间,凭我的智商,有机会去驾驭,关键我还是标准吃货。
我和我的创业小伙伴,花了差不多3年筹备微卤。测试了至少1000个鸭头,换了至少100锅卤水,调了不下200种香辛料,都送给朋友,朋友的朋友,免费吃。
微卤的采购、选料、工艺定型后,我曾去拜访一家食品厂,希望得到指点,厂长在听完我超级复杂的卤制工艺后告诉我:你这生意做不成,量产是个大问题,我们一天生产20吨。
这次谈话后,我们毅然决定:坚持现卤现卖。
订单量决定卤制量,产能决定订单量,不贪大,不急进,这是一种克制;挑最好的原料和卤料,用最繁琐的工艺,不走捷径,这是一种克制;不主动争取新顾客,只用极致的服务赢得老顾客,这也是一种克制。
克制代表一种态度,精品卤味不妥协。生意人看到的只是商机,唯有匠人在乎的是手艺本身。
克制即巨制,匠心即初心。这,就是我心中的微卤。
也愿每个人心中都孕育着属于自己的微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