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纪念品把记忆带回家珍藏

22.06.2015  14:38

  逛博物馆,经常被看作是高大上的艺术学习和精神享受,与购物这件事似乎并不搭边。实际上,博物馆大都开设有自己附属的小商店,尽管这些商店通常不大,有的甚至小得只能叫作纪念品柜台。逛完博物馆,不妨留意下这个小小的“三产”,那里往往有些特别定制的东西,值得买回家回味收藏。

  把著名“展品”带回家

  在《环球时报》记者看来,博物馆的纪念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当然是著名展品的延伸复制品。这样的延伸复制品往往非常特别,如果没有参观过博物馆,放在街头小店,大众都不知道是什么。可是对于体验了博物馆博大精深的游客来说,它们就成了知识和兴致的载体,而且还具备某种收藏价值。

  大英博物馆有一块叫做“罗塞塔石碑”的镇馆之宝,其实就是一块平滑的石头,上面有用希腊文和两种古埃及文字写成的文献。因为几种文字的内容完全相同,而希腊文是考古学家可以读懂的文字,通过对照研究,这块石碑也就成为了解开古埃及文字的钥匙。石碑虽然看起来完全不起眼,但它重要的研究价值实在令人不敢小觑。而在大英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里,“罗塞塔石碑”被制作成了冰箱贴。买这么一块灰色冰箱贴带回自己的厨房,在煎炒烹炸之余品味一下高深的古埃及,显然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同样,在德国莱比锡门德尔松故居博物馆,买一个播放这位音乐大师作品的音乐盒,也会让人感觉到音乐之外的魔力。

  各种绘画博物馆也深谙这其中的奥妙。不少精美的画作很早就制成明信片在博物馆的小商店中出售,由于它们大多非常忠实于原作,刚刚受到了博物馆原作熏染的观众,常常会购置一两套珍藏起来。除了明信片,这些名作还会印在咖啡杯、领带等各种生活用品上。这些百货商店不太可能接受的有些怪异的用品,在博物馆的特定环境里却充满了魅力。在巴塞罗那米罗博物馆的小商店里,博物馆根据米罗画作色块丰富的特点,把画作制成不同色彩的木块拼图,玩熟了的孩子可能比研究米罗的专家还熟悉其图画的色彩构成。当莫奈画展在上海展出时,博物馆还把画作相关的小商品也带来了中国——他们将莫奈的睡莲图精准地印在雨伞和酒瓶套上。想想霏霏细雨中,举一幅莫奈睡莲图穿行在江南水乡,该是何等的优雅风情。

  博物馆里淘真货

  第二类纪念品是博物馆喜欢销售的与展品相关的书籍和用品,而且你不用担心买到假货。比如,在福尔摩斯纪念馆买上一套《福尔摩斯全集》和一个福尔摩斯用的烟斗,或者在航海博物馆置办一只黄铜指南针。这些东西在市场上也同样可以买到,但从博物馆购置总是多了几分文化的内涵和真品的保障。

  泰丝在泰国非常有名,作为一个游客,在旅游市场上会觉得眼花缭乱,真伪难辨。而在泰丝博物馆里的货品则信誉度高很多,那里有整匹整匹的泰丝,花纹和色彩也许不如街上的花哨现代,显得传统些,但却货真价实。抱一捆回家,似乎内心十分踏实。

  同样地,在莎士比亚的出生地,买一本可以放在口袋里的莎翁作品,虽说很多是古代的英语,很难看懂,但那油墨的清香似乎也散发着原汁原味的意蕴。此外,这个博物馆的莎翁作品年表也非常权威,而且它居然是印在一把普通的未油漆的木尺上。木尺一面是正常的刻度,另外一面则是莎士比亚各部作品问世的年份,看起来一目了然。相信非专业人员一生大概都不需要查看这样的年表,但是手执这样一把尺子,怎么就那么觉得自己有文化呢?

  创意纪念品噱头十足

  当然,博物馆还有些展品非常富有创意。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著名的搞怪胶条——一卷胶条上从头到尾不断地印着皇帝的御笔“朕知道了”。很多没去过台湾的人都会请朋友带一卷回来。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如今也推出了“朝珠耳机”等非常有趣的产品,让年轻人对参观博物馆多了不少念想。这噱头大概可以起到吸引观众的作用。不过,有件事毋庸置疑,那就是因为博物馆出售的东西比较小众,较少大批量生产,所以大多相对比较贵。从经济的角度,不太划算,忍不住购买的,估计也是压抑不住热爱文化的心。

  带走博物馆的纪念品,也就带走了博物馆的记忆。独特元素,创新设计,紧贴生活,反映时尚……纪念品已不是毫无生气的物件,它既是商品,也是文化品,还是记忆的载体,它们变成了活的教科书,成了开启你与博物馆之间故事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