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策展人:高级时装离不开东方主义
此次名为“中国:镜花水月”的展览在北京举办全球发布会期间,《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展览策展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服装艺术部负责人安德鲁·波顿(AndrewBolton)。
第一财经日报:展览从时尚的角度来回顾过去几百年间中国形象在西方世界的流传和演变,就你自己的观察,中国形象在近几年间变化了多少?有哪些部分至今还在激发创造力?
波顿:我发现在时尚设计师的世界里,中国形象的影响是早有传统的,并持续至今。尽管从清朝到民国,再到现代中国,这些形象之间的差距无比巨大;但统一的事情是,几乎所有西方设计师所获取灵感的都是关于中国和东方的美好幻想,并不是真实世界,而是想象中的、传说中的。这一点本身就很有意思。
日报:你曾表示不想把展览做成一个巨大的酒会派对,而是做严肃认真的东西,那么理想情况下你希望观众有怎样的收获?
波顿:我本人对时尚很感兴趣,展览的主题其实也就是时尚的力量,它与人们的亲密关系、本身的平等特质都很容易解读。观众当参观一个普通的展览时往往都会变得很安静,带着敬畏的心情去看,我希望可以透过这次的中国主题来讲述时尚的故事,人们能够通过展览获得对时尚的热情。
而其实现代的观众可以利用互联网学到许多知识,所以比以往要更加挑剔。我希望可以在这个展览中不仅呈现的是现代的时装,还有历史上的时装。当中的戏服或是古董都可以引发很大一段背后的故事。而我打心眼里认为时尚其实属于一种艺术形式,并不是说所有的时装都可以是艺术,也正因此我们把展览选在大都会博物馆这样的地方。
日报:展览中会有很多新媒体设备,可以放大服装细节、邀请观众参与,这些新技术会给展览带来怎样的影响?
波顿:其实我反对为了高科技而搞高科技,新媒体设备必须是展现内容的适当手段才对,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度地去理解展品。的确,我很认同它会成为美术馆、画廊未来越来越多所使用的东西。
日报:什么样的人是本次展览的目标受众?你希望通过展览传达给人们怎样的思想?
波顿:实际上观众非常的多样化,比如喜欢电影的人、喜欢中国艺术的人、喜欢时尚的人,等等。而传递的思想可能大多集中于时尚在历史中的魅力,比如上世纪30年代那段时期,尽管有二战和法西斯这些残酷的现实,却在电影戏服中展现了很多极尽浪漫主义的精神。
日报:你认为展览本身会对实际的时尚创意产生影响吗?
波顿:当然,展览里讲的是中国意象如何以一种错误或是被误解的方式去激发创意。而实际上人们应该把想象力拓展到更大的地方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时尚。原本我想用“中国的轻声细语”,后来改为“镜花水月”更为准确,而且有了视觉上的形象载体——毕竟主要内容是从西方角度来看的东方。
有意思的是一些在中国的东西,比如青花瓷,在西方得到了重新解读,然后又回到中国进行第二次的重新解读。18世纪到19世纪中国对外输出了大量艺术品,从那时开始了所谓“中国形象”的塑造,当然这里面的幻象部分也比现实部分要多。
日报:浪漫主义、怀旧情绪、伪装,这三个元素可以用来形容西方世界的“东方主义”。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波顿:我认为东方主义概念主要就是由浪漫主义和怀旧所组成的,而这种怀旧并不只是现在所独有,18世纪、19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极有魅力的文化。而服装设计师都是创意人才,他们经常沉湎于此。我个人非常热爱浪漫与怀旧,所以认为它们非常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