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独立医生工作室 “破茧而出”

24.04.2015  17:47

2015-04-23  南方日报

          导读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林锋教授。4月21日,他正式与一家民营体检机构签约,将“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落户在该机构内。


医生建私人工作室 你怎么看?

          发型师、平面设计师有工作室(Studio),你听说过医生开工作室吗?近日广东多位医生尝“头啖汤”。其中一位主人公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林锋教授。4月21日,他正式与一家民营体检机构签约,将“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落户在该机构内。
          这一尝试得到了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的“点赞”,认为他们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开设广东省首批“独立第三方医生工作室”,也使广东省医师多点执业新政的落地有力有声。
          医生工作室将提供怎样的服务?专家如何处理和第一执业点的关系?服务价格要如何定?4月21日,南方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解密工作室背后的故事。
          1 勇敢一步
          “体制内外的争论,意义不大。归根结底,医院是平台,提供的是设备、管理和良好的服务。医院的首要服务对象是医生,服务病人则由医生及团队来做,这才是最佳的医疗生态。”
          4月21日,对林锋而言是个重要的日子。他和一家民营健康体检机构正式签约,以独立第三方的形式在该机构内设立“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
          同一天,中山六院客户服务中心主任谢汝石的个人工作室也挂牌成立;微博知名医生“非典型医生”张子谦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张子谦颈肩腰腿痛医生工作室”。不约而同,这三位探索医生自由执业的“岭南三剑客”,都将舞台选择在了民营健康体检机构;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科医生马常青,他则将工作室选在了江门市麻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此时距广东省医师多点执业新政出台仅一个多月。40多天,就催生多个“独立第三方医生工作室”。
          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一直为医生多点执业鼓与呼。早在2007年,他就在毕业25周年同学聚会上号召同学们注册一个“医疗中心”,以商铺的形式分割给各个“医生工作室”。
          “但由于时机不成熟,一直没有办成。直到去年,张强的医生集团成立了,多点执业政策呼之欲出,我就把这个创意介绍给某一健康体检中心。如今这一模式即将随着独立第三方医生工作室破茧而出。”廖新波说:“目前医生多点执业如果能够真正推动起来,会加快各方面的改革”。
          林锋坦言:“有支持的声音,也有质疑的声音,总体上疑问的声音较多。”他认为,争论的核心还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问题;还有声音认为,民营医疗机构信誉度不比公立医院,医生工作室前景不明朗;也有人认为,工作室服务价格不菲,不符合医疗事业的公益属性。
          “体制内外的争论归根结底,医院是平台,提供的是设备、管理和良好的服务。医院的首要服务对象是医生,服务病人则由医生及团队来做,这才是最佳的医疗生态。”至于价格,林锋认为必须让病人觉得值,市场是配置资源最好的利器。
          林锋一周在医院需出一个半天的教授门诊。“3小时看20个病人,每人挂号加诊疗费才10元,确实不能体现劳动价值。同时忙碌节奏也很难满足病人需求。公立医院必须发挥公益性,国家应该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但也有一部分人有经济能力和实力,对优质的医疗和服务有迫切需求,却无处可得”。
          在“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林锋每周在工作室出一个下午门诊,根据需求动态增加一个晚上,采取预约制,为患者提供有尊严、舒适、私密的一站式个性化医疗服务,使专家、平台以及医院实现多赢,尤其是让医生可体面地工作。
          “工作室对我而言是一个符号。”4月21日林锋在社交媒体上发了这样一句话:工作室各种文件已完成报备,我们的核心理念是“您的信任,我当尽责”。
          2 如何运作?
          有人在体检中心检查出身患肿瘤需要手术,医生自然会让他在第一执业点做手术。不过,他们和直接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有所不同的是,在这个医疗服务链条中,这些患者和医生是更紧密的“点对点”关系。
          多点执业新政明确,医生只需要向供职医院“打个招呼”,办好备案即可,不再需要经审批同意。
          这使医生成为有限的“自由人”。廖新波提醒,在目前“半单位人”的思维状态下,更应考虑如何处理与第一执业点的关系。林锋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很快他找到了合作的“最佳结合点”。
          “这家民营健康体检中心在广东年体检量上百万人,在广州是40万人。首先,体检项目很多,客人需要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而且若体检完身体有问题,他们还得去医院排队看病。因此,体检中心要吸引专家过来,一方面是为客人体检提供个性化咨询,度身订造体检项目;另一方面,需要专家解读体检报告,特别需要专家为病人诊断、治疗,也就是后端服务,这就需要第一执业点这一平台来发挥作用。”在林锋看来,这是一种共赢的合作方式。
          林锋举例,有人在体检中心检查出肿瘤,需要手术,他自然就会让他在第一执业点做手术。不过,这些病人和直接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不同的是,在这一医疗服务链条中,他们和医生是更紧密的“点对点”关系。
          “简言之,你到医院看我的门诊,但手术会根据医院的操作流程来安排,不一定是我做;但如果你是在工作室预约找我看病,你也同样可以点名预约我来做手术。”林锋说。多点执业所倡导的精神是“让病人跟着医生走,让医生更好为服务负责,为病人的安全负责”。
          林锋认为医生将有更多执业平台。“比如说,一位需要做胃癌手术的患者,心脏不太好,我就可以选择一个对心血管系统支撑能力较强的执业平台,在这里为病人做手术,更好地满足病人的个性化需求。”“但这一切需建立在政策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医疗责任、薪酬、相关保险该怎么分配,都要进一步清晰”。
          至于工作室是否分散了他的精力,影响了在第一执业点的工作,林锋表示,工作室并非他“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有一个5人团队,有所分工。团队人员的第一执业点都在中山六院,都是博士以上学历的医生。”
          随着政策越来越开放,机制越来越成熟,林锋表示将不断扩大团队,甚至从社会广纳贤才。
          点评
          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
          独立工作室体现医生品牌价值
          “有人开辟‘独立第三方医生工作室’,我心里非常高兴!”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他介绍,独立第三方医生工作室是具有思维独立、诊疗独特的医生或他的团队独立于单位之外建立的工作室,可以是诊疗间,也可以是咨询间,一般没有注册资金,依附在一些机构之中或独居一地。
          从目前成立以及即将成立的“独立第三方医生工作室”来看,它们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可以挂靠在民营健康体检中心,也可以在政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各自有不同的经历与专长,更有不同的服务群与价值取向。“工作室可以是营利性的也可以是公益性的,取决于组建医生的价值取向。”廖新波表示。
          医生工作室如何突破现有法规对医生独立行医的限制?廖新波认为,医生工作室作为医生多点执业的一种形式,虽然有医师法的规限,但是国务院和广东省有关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已经颁布,医生无需经第一执业点同意可以多点执业。如果医生“挂单”所在地是非医疗机构,则可以咨询的形式开展业务,不涉及医师法规限;如果挂靠在医疗机构,则是合法开展多点执业诊疗,更不存在法律上的限制。
          廖新波认为,“独立第三方医生工作站”是医生作为“社会人”的行为,是医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没有单位之间的利益捆绑,执业医生与所谓第一执业点和第N执业点也没有利益关系,会更为百姓着想,也更注重打造医生个人的品牌,对发挥医生的积极性和体现医生的品牌价值有着积极作用。”
          不少网友表示,医生开设个人独立工作室,医生得到了更好的价值体现,患者是否因此要付出更多的医疗费用?医疗是否偏离了公益性的轨道?
          “提到医生多点执业就认为是为医生谋利益,无公益性可言,这是错误的。”廖新波认为,公益性不能脱离医生的劳动价值去谈,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应由政府购买给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