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山上“听说过没见过”的两块石刻找到了

04.10.2018  10:31

今年春天,网上一篇游记里出现重要线索 杭州爬野山爱好者奚大哥立大功

在三台山东北面,丁家山西面,有一座麦岭。

以前,那里有大、小麦岭,岭上种了很多麦子。《西湖竹枝词》说:“麦岭风吹小麦花,古藤乔木路三叉。

根据记载,苏堤没有修好时,要想从西湖的北山往南山去,最近的路,就是麦岭了。

北宋以前,杭州城里的官商、老百姓,往灵隐、上天竺进香,往往先到西湖坐船,到了湖西的赤山埠、茅家埠,泊舟上岸,再取道麦岭,出洪春桥经九里松,往灵隐去。

麦岭在当时是熙熙攘攘的烧香大路。

1090年3月2日,苏轼、王瑜、杨杰、张璹相约,一起到西湖边游山玩水,在大麦岭上,留下他们来过了的痕迹。

三台山路侧,有个字龛,高43厘米、宽38厘米。摩崖楷书竖行,共4行,10字,字径7厘米。风化严重,肉眼已不可辨识,题刻写的是“蘇軾、王瑜、楊傑、張璹,同遊天竺,過麥嶺”。

苏轼在西湖边一共留下五处“到此一游”。

西湖志》里记载,苏轼在西湖边留下的题刻,一共有五处,其中有三次都是他和王瑜、杨杰、张璹一起留下的。

龙井一处,写的是“苏轼、钱勰、江公著、柳雍同谒龙井辨才,元祐六年正月七日”。

龙华寺后一处,“苏轼、王瑜、杨杰、张璹同游龙华,元祐五年岁次庚午三月二日题”。

韬光庵一处,“苏轼、张璹、杨杰、王瑜,元祐五年二月二日同游韬光”。

下天竺一处,“杨绘元素、鲁有开元翰、陈舜俞令举、苏轼子瞻同游,熙宁九年九月二十日”。

但可惜的是,除了麦岭上的这一处,其他四处没有能留存下来。所以,大麦岭上的题记,是杭州现存唯一可信的苏东坡题记原物,相当珍贵。

和苏轼同游一起发朋友圈的三个小伙伴是谁?

杨杰,字次公,号无为子,据说对佛教蛮有研究。1059年,考中进士,后历事宋神宗、英宗、哲宗数朝,任太常,历礼部员外郎、润州(镇江)州官、无为知军、两浙提点刑狱。著有《无为集》共15卷。

王瑜,字忠玉。1082年,为江南东路提点刑狱。1090年,召为刑部员外郎,为御史所纠,改京西路提点刑狱。1099年,以京东路转运副使知亳州。

张璹,资料更少,只知道是安隆人,字全翁。

苏东坡,曾两次到杭州当官,第一次是1069年,那年他36岁;第二次是1086年,53岁的他,又回到了喜欢的城市。

这四人“旅游小组”,是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以后组建起来的,大家应该都是同事,很聊得来,就约着经常一起出去玩。

那时的苏东坡,50多岁了,回到喜欢的城市,干着喜欢的差事,心情好,更钟情于山水,日子过得畅意无比。

挑个天气好的日子,不干活了,出去逛逛。他一出门,书童、茶童都要跟着,据说碰到风景好的地方,一落脚,茶摊就会摆起来。像大麦岭这种,一高兴,书桌一摆,留下题记,招呼书丹、刻工,也就刻了下来。

西湖边很多有故事的摩崖石刻

以湖为界,西湖北面,叫北山;湖南面,叫南山。南山、北山,每一个山头都有很多石刻,比较来说,南山更多一些。

这主要是因为南山大多是石灰岩,岩石硬度、厚度适中,刻字相对来说更容易;北山呢,以宝石山为代表,是火山岩,硬度太高,要刻字的话特别费劲。

所以,南山系的南屏山、凤凰山、南高峰、吴山……随便一座山挑出来说,摩崖石刻都很多。

西湖景区花港管理处最近出了一本新书——《杭州花港摩崖萃编》。

花港管理处副书记邵群,是西湖边摩崖石刻资深研究人,她带着文物科的工作人员,花了四年多时间,爬遍了南屏山、大麦岭、丁家山……花港一带的摩崖石刻,全部收集在书里了。

邵群说,书里还有个大惊喜,是他们忙活了四年多,一直到了今年,才找到的惊喜——南屏山上,新找到了两块摩崖石刻。

一块,是清代阮元写的,简简单单两个字“荔峰”,却把西湖边都听说过,但谁都说不清是在哪的荔枝峰,给了一个准确定位。

一块,是北宋浦延熙留的和朋友游南屏山的题记。这块石刻,邵群说在文献记载里见过好多次,知道就在西湖边,可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现在,终于见到了真身!

  • 1
  • 2
  • 3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刘云        编辑:王洁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