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④:历史街区保护,南宋御街再现古朴繁华风貌 老小区加装电梯,3年没见的老姐妹又拉上了手

31.07.2018  03:02



住房的变化,就是社会变迁、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40年,杭州的住房保障体系,有一个关键词:“”。

拆迁安置房和危改房,是保障居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因和良果。生活环境变好了,腾笼换鸟、筑巢引凤,也为产业和城市的更新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装电梯,也是一种“”法。为了解决老百姓“上楼难”问题,杭州做了很多工作,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满足众多人口密集、老龄化程度高的老旧小区,对于加装电梯的迫切愿望。

从另一面看,杭州又是一座非常“念旧”的城市。

千年古城的历史积淀和杭州的人情味,都让这个“”字,从大刀阔斧,变得愈加精雕细琢。

比如城北的石桥街道四村,去年开始进行城中村改造。在拆迁之前,下城区相关部门前往石桥街道调研,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居民:这里有没有值得保留的历史遗迹?

在杭州,每“”一处,值得保留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都是优先考虑保护的因素。

城市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文化街区和历史遗迹,是杭州的“DNA”和“独特韵味”,要永久保存下来。


留下街区改善前

留下街区改善后


    加装电梯

全城•位列去年市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

陈金桂和张杏娟同年出生,生日只差了一个月,今年都已88岁高龄。两人都住在潮鸣街道锦园小区27幢,陈奶奶住7楼,张奶奶住4楼。

自从2010年住进同一幢楼后,两人曾经是一对无话不谈的“老闺蜜”,每天约着去小花园,在健身器材上健健身,在小亭子里聊聊天。

可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两位老人的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越来越严重,平地上走路都变得困难,上下楼梯更是“举步维艰”。

从2015年开始,两位老人几乎不再出门,一晃3年没再见过面。

2017年,杭州市政府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列为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并给予20万元/台的加装电梯补助。

陈奶奶的儿子了解政策后,立刻张罗起了加装电梯这件事。

锦园小区是个老小区,陈奶奶住的27幢总共7层,除一楼商铺外,居民一共有24户。

邻居们平时关系都挺好,听说要投票加装电梯,很快同意了。“虽然可能会影响一点采光通风,但为了住在高层的老人着想,这个事情还是得赶紧解决。”二楼的孙大姐痛快地答应了。

2018年5月24日,经过38天施工,电梯交付使用。陈奶奶和张奶奶一别3年再相见,忍不住泪流满面,彼此搀扶着让孩子们帮忙拍了一张合照。

  “今天是个好日子,就是高兴,想拍照。其实,以后可以天天见面喽,不用看照片。”陈奶奶笑开了花。

锦园加装的电梯是首台平层入户加装电梯,可直接入户,老人们特别满意。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根据不同的房屋结构和因素,采用不同的电梯样式。

杭州市房管部门相继推出过廊桥式、贴墙式、贯通式、平层入户、植入式等多种电梯样式。2017年投入使用的先行试点社区——上城区清波门社区的柳浪阁和劳动路社区的新民村,采用的分别是贴墙式和廊桥式加装电梯。




危旧房改造

城南•老房子变身loft“小清新

上城区佑圣观路44号,始建于1966年,是一座年过半百的老房子。

去年9月之前,它还是一副沧桑的模样:墙皮脱落,电线横七竖八,一下起雨来,室内就不停漏水……

但是上个月,它变身为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并迎回了它的户主们。

改造前,小楼住24户人家,每层的户型都不一样,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只有每层的公共水房。每一户的居住面积也很小,平均只有40平方米左右。

在小楼正对面,还有5户平房,面积就更小了。

老包一家三口,就住在这排平房的第一户。1996年,他搬到这里来住,就一个小开间,他在屋子里又搭了一个阁楼,放了一张床。地方很小不说,而且一下起雨来,不仅屋里漏水,墙也跟着渗水。

2016年,佑圣观路44号的平房和楼房,分别被界定为C、D级危房。

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全,必须马上介入改造。在上城区住建局危改办、小营街道和梅花碑社区的安排下,居民们相继搬走,危旧房于2017年9月动工改造。

动工之前,居民们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改建方案:能不能有卫生间?能不能有厨房?能不能改善通风条件?能不能扩大面积?

由于佑圣观路44号采取的是拆除重建的方式,根据杭州现行的“拆复建”政策要求,重建房屋要符合“不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属证书、房屋权属证书载明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不改变原房屋用途,不突破原建筑占地面积和原建筑高度”的原则。

既要遵循原则,又要尽量满足居民的要求,设计团队费了很大的心思。

  “每一户面积都不一样,每一层户型都不同,我们要保证面积不变,又要保证功能间和居住舒适度,非常困难。就像在拼拼图,这里拼一下,那里再改掉。”参与佑圣观路44号重建的设计师冯勇告诉记者,改造方案前前后后改了10稿,直到居民满意为止。

最后,为了保证每家功能间都在套内,新的佑圣观路44号,不再像以前一样,一条走廊隔开卧室和水房,而是将走廊放到了最北边,并成功把厨房和卫生间都放进了房内。

就连面积不到20平方米的平房,也都成功“”下了厨房和卫生间。为了防漏,5户平房的屋顶从以前的“”字形,改成了斜坡形,做好了阁楼,增加了老虎窗通风,空调外机放置台、煤气管道等也都装好了。

像佑圣观路44号这样的危旧房,杭州还有不少。

比如下城区朝晖九区24幢,每户面积也就二三十平方米,只有房间,没有厨卫。

朝晖九区24幢的做法是:将卫生间做进房间内,公共走廊对面做厨房和小餐厅。边套的房子没有公共走廊分隔,格局做成了有卫生间、厨房的成套房。

杭州市城市危旧房屋改善办公室介绍,佑圣观路44号和朝晖九区24幢,都是在2014年启动的城镇危旧住宅房屋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当时经过排查鉴定,杭州有1355幢、86.71万平方米的C、D级危险住房。截至2017年6月,这些危险住房已全部“解危”。当时住户腾空启动重建的如佑圣观路44号和朝晖九区24幢等项目,目前实现竣工、住户回迁。

今年,杭州市启动第二次城镇房屋调查登记工作,预计到9月份基本完成,又将为一批危旧老房带来生机。


元宝心维修改善前

元宝心维修改善后


历史街区保护

城南•“再现南宋”古都御街

城北•“修旧如旧”小河直街

800多年前,南宋都城临安,有一条繁华的街道,留下了帝王御驾的旌旗招展,公侯贵族的车马辙印,商贾百姓的轿履足屐……

这条现在叫做南宋御街(中山中路)的街道,两侧保留了很多近代商业建筑及仿西方古典式建筑。

在中山中路和清河坊一带,存留了18个各级文物保护建筑和29个重点历史建筑,以清末民国建筑为主。

身为“南宋皇城”,杭州在对城市进行改造的同时,格外注重历史遗存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2001年10月,依照南宋及明清建筑风格重建的河坊街率先开街。重新修缮后的河坊街“不华丽、不高贵、不简陋”,重现了南宋时期市井文化的原汁原味,并整合了中山中路、高银街等多条支巷,打造起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一期工程。

随着后期建设的逐渐扩大,直到2009年南宋御街开街,清河坊历史街区呈“”字形区域范围最终落定。原本历史上的“集商之地”,向旅游文化转型,清河坊街区的商业业态落子于杭州的“老底子风味”。

85岁的张爷爷,家住祠堂巷,下楼拐个弯,就到了南宋御街。

已经在这里住了20多年的他,现在每天晚饭后,还是经常会和老伴去南宋御街上散散步。

  “解放前,南宋御街是杭州最繁华的街道,档次最高的商店、银行都在这里,西式洋房也很多,像‘小上海’。”张爷爷回忆,后来,杭州的商业中心,向延安路等地转移,南宋御街渐渐变成了周边居民的“菜篮子”和“杂货铺”,失去了以往的“高大上”派头,“摊位很多,很乱,买些家用杂物都来这里”。

南宋御街的居民不少,大多住的都是老式平房,房子破旧不堪,“做饭就搭个土灶,洗澡就用木桶”。

2008年,杭州市开始了南宋御街的综保工程,提出要将南宋御街打造成“中国生活品质第一街”,香糕砖、青石板、青灰色……“复活”了御街独特的古朴韵味。

对中山路上的历史遗迹,杭州按照打造“建筑历史博物馆”的保护格局定位;步行街中,恢复了原有的坊墙和骑楼,增强步行街的深邃感;在高银街到西湖大道步行街区域,引水入街,结合散落的方池,营造南宋园林气息。水景和荷花成为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一大亮点,再现了昔日杭州“路河相融”的历史风貌。

还有杭州城北的小河直街,位于运河、余杭塘河、小河三水交汇处,从南宋时期开始,就是重要的货运码头。

到明末清初,整个街区成了运河沿岸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酒坊、油铺、盐铺、打铁店、木工店应有尽有。

2007年,小河直街开始进行综合整治。当时的小河直街,民居混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甚至民国初期的老房子都有,有些已经成了危房。这次改造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推倒重建,而是以“修旧如旧”原则,尽可能保留了民国初年民居原状:一楼是商铺,二楼是住宅,“下店上宅”,重现源远流长的运河商埠文化。


中山南路未改善前

中山南路改善前后


(叶怡霖 王青 房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