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耕耘,谱写湘潭农机产业蓬勃发展新篇章
十年耕耘,新篇渐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十年,湘潭市农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2011年8月该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是全国3个地级市农机化示范区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个地级市示范区。
农机装备总量成倍增长、结构逐步优化。十年间,全市累计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76亿元,补贴农机具13.26万台套,快速拉动了农机装备总量的提升。预计到2014年底,全市农机拥有量超过65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超过280万千瓦,分别比2004年增长71%、99%。近年来,我市农机装备迈入结构优化新阶段,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农机快速增多,目前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分别达到13000台、7200台,分别是2004年的1.75倍、4.5倍,水稻插秧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1305台。这两年,谷物烘干机、农作物植保飞机等新型农机也在我市快速增长。
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升,突破机插瓶颈。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今年接近67%,较2004年的26%增长了41个百分点。其中机耕89.62%、机收88.6%,分别比2004年增长36.3和70.7个百分点。近几年,我们在持续下力气推动水稻机耕、机收的同时,集中突破机插秧这一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快速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及水稻插秧机。尤其是这两年,我市水稻机插秧飞速发展,2011年机插11万亩,2012年机插31.2万亩,到今年机插62.93万亩,3年时间,水稻机插率由2011年的1%激增到今年的20%。同时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机械化也大步推进,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今年预计达到60.6%,其中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接近50%。我们可以自豪的宣布,农机已经成为我市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马上就要达到高级阶段。
农机合作组织蓬勃发展,正在走向规范。全市农机合作组织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今年新增51家,到目前,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机合作社已达91家。涌现了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能手。全市农机合作社从业人员1500余人,年完成作业服务面积100万亩,跨区作业范围在海南、湖北、河南、重庆等及周边地区,服务面积近20万亩,创经济收入2000余万元。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突出亮点,有效缓解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湖南农机产业园初具规模,助力农机产业。2004年全市只有几家农机生产企业,作坊式生产, 呈现小、散、弱的状态,产品趋同,技术含量低,农机工业经济总量和规模都比较小。2011年6月13日,省农机局和市政府共同建设的项目“湖南农机产业园”落户九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着意打造中国南方农业工程机械展交中心和生产基地。目前,一期工程10栋4s店面已经完工,会展中心展厅的基础工程已完成。有32家农机经销企业已入园开门营业,全省唯一的农机购置补贴“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也已开始正式运行。还有10多家企业签署了入园意向合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机就能正式成为我市特色制造业的亮点和农机产业的增长极。
农机展示交易会上档次,造就品牌展会。2011年之前,我市农机产品展示交易会一般安排在田间地头,参展的农机多为常见机具,时间上还要乘着赶集来增加人气,观展的也局限为附近的农民,规模很小。从2013年开始连续两届中南农机机电产品展示交易会在我市农机产业园举办,交易会经省政府批准,省农机局与省商务厅、湘潭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展出机具涵盖农、林、牧、副、渔各类品目,涉及世界发达国家的多种品牌。每届展会签订交易合同、合作项目都近2亿余元,现场交易额都超过6000万元,参展、观展人数都突破5000人次。还有40多个来自东南亚、中亚等国的世界粮农组织官员观展,不仅填补了外国专家出席该市农机展示交易会的空白,而且在人员数量上创造了较高的起点。我市农机展示交易会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不仅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而且还拉动宾馆、餐饮、旅游、商贸等行业,有力的促进了我市会展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过去的十年,我市抢抓农业机械促进法实施的大好契机,书写了湘潭市农机产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