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贯》娄阿鼠——戏曲丑角表演培训班收官
娄阿鼠是昆曲代表性作品《十五贯》中的人物,是丑角。1956年,浙江国风昆苏剧团(现浙江昆剧团)携《十五贯》进京公演47场,观众达7万人次,轰动全国,还因此获得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美誉。“昆丑泰斗”王传淞饰演的娄阿鼠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戏曲舞台上的经典形象。
60多年过去了,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昆曲艺术的精髓,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十五贯》娄阿鼠——戏曲丑角表演培训班”日前在浙江举办,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小剧场举行的培训班汇报演出上,来自全国专业艺术院团的24位“娄阿鼠”轮番上台,精彩亮相。
“无丑不成戏”是一句戏曲谚语,可见丑角在戏曲行档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据介绍,当年《十五贯》闻名遐迩之时,全国一时间甚至出现了只知道娄阿鼠剧团,而不知道浙江省昆剧团的现象,可见娄阿鼠是多么深入人心,而王传淞也因为其独创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成为一代大师,《苏联大百科全书》《法国百科全书》中皆列有其小传。
据悉,尽管《十五贯》火爆后全国各大地方剧种对这出戏进行了移植,但是就娄阿鼠这样一个角色举办培训班还是首次。本次培训班面向全国招生,以教授《十五贯》中娄阿鼠之《杀尤》《访鼠测字》两出折子戏为主,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王世瑶、陶波领衔主教。30名学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各大院团优秀的青年演员和在戏曲院校经过专业学习三年以上的优秀学生,有昆剧、越剧、婺剧、绍剧、乱弹、调腔等多个剧种的丑行演员。培训包含戏曲的渊源、发展历史、唱腔特点等内容,通过唱、念、做、打及戏曲理论等学习,采取现场教学、观摩、参加剧目排练、汇报等多种教学形式,并邀请专家对本期研修班进行点评、总结。
作为一个丑角演员并不容易,戏中的各种人物都要能够饰演,可谓全才。今年35岁的顾明凤是海宁越剧团的一位女丑演员,她23岁入团,学的是娃娃生、小小生,28岁改学女丑,在刚转行那会儿,由于顾明凤表演时太平淡,观众评价说没有感觉,说她把小丑演成了小生。听到这种反馈,顾鸣凤好几次偷偷流泪,所以对这次的培训机会,她格外珍惜,“我觉得丑角这个行当特别出彩,作为一个合格的丑角演员,就要熟悉各种风格流派,会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要豁得出去,观众要什么你就要给什么,把内心戏都表现出来。女孩子都爱漂亮嘛,我觉得丑角演得好会更漂亮。”顾明凤说,“回团后,我会好好消化学到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越剧表演当中。”
来自上海昆剧团的丑角演员侯哲也深有感触,“记得有一次演出,四个人把我托举起来,放下来的时候当场脚就骨折了,但是由于角色原因还是要咧着嘴笑,不能表现出痛苦的样子,我们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这份职业。”45岁的他可以说是班里的老大哥,也因此成为培训班的班长。“大家来自全国各地,各有所长。”侯哲说。学习期间,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求学的岁月,每天早早就起来上课排练,晚上一起练功,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老师的艺德和艺术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这些好的传统,都要传到下一波人身上。”
丑行的继承发展面临的困境也有很多,比如与生旦行当相比,演出戏份也不多、市场狭小,再加上戏曲院校的生源稀缺等等。尽管如此,培训班的学员们对自身的职业选择依然充满乐观。“我们是演员,我们热爱这份艺术,只要有观众的掌声,一切都值了。”侯哲说。
今年78岁高龄的王世瑶是王传淞先生的儿子,他担任了这次培训的主要老师。谈及这次培训,他说自己捡了个大便宜,来参加培训的学员们来自各个剧种,本身都很有基础,不是白纸一张,稍作点拨,他们很快就能领会。这让王世瑶倍感欣慰。采访中,王世瑶向记者展示了他手上戴的腕表,他说这是他父亲留给自己的,现在还在转动,他希望父亲的艺术也能像这块表一样,继续转下去,传下去。
据了解,接下来,浙江昆剧团还将争取开办其他行当的培训班,加大昆曲传承、传播和推广力度,通过传承班、昆曲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免费向市民推广昆曲,还将和杭州电视台合作开办传播、教唱昆曲的电视节目,让昆曲走进普通百姓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