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语文教师写了本十万字的日记 记录天山脚下的援疆岁月
10.09.2015 14:25
本文来源: 教育局
陶森是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一名老师。2014年2月,他作为一名援疆教师,踏上前往阿克苏的火车,在阿克苏市第二小学任副校长。在阿克苏支教的这一年半间,陶森积极创建了杭阿共建青蓝小学语文工作室,为阿克苏地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将杭州先进的理念留在美丽的新疆。
陶森在书里写到:“不去新疆,永远不知道祖国有多大;不去援疆,永远不知道援疆的决策有多英明。边疆建设,是祖国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援疆结束,阿克苏孩子欢送陶森
37岁的时候 一个两难的抉择
陶森报名参加援疆时已经37岁了,当时的陶森正过着简单而又重复的生活。“老师的圈子很小,我们能见到的一般就同学和家长。” 直到有一天,陶森看到了援疆支教这个项目,陶森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激动是因为他终于有机会可以解开新疆这层神秘的面纱了,而忐忑则是因为儿子刚上一年级,正是孩子教育的重要期,离开会不会影响孩子。
陶森的家人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妻子同样也是一名小学老师,她深知丈夫此行的意义。她告诉陶森,“放心,家里我可以照顾好,做好自己的选择就好。”与家人反复商量后,陶森还是背起行囊踏上了援疆之旅。 “我来了,这是祖国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你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走向远方是为了让援疆事业更辉煌!”援疆在当时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留下一个工作室 给阿克苏播撒一颗绿色的种子
2014年3月5日,援疆教师陶森来到阿克苏市第二小学,走上了自己的岗位。阿克苏市第二小学是当地的头块牌子,是全国先进集体,这为陶森创建工作室提供了条件。陶森发现阿克苏市第二小学的老师很辛苦,每天要批改很大量的作业,但效率不够好。
“教会一个班的孩子,不如教会一批老师,我们支教回来了,他们还在。”
陶森抱着这样的想法,结合当时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徐纪平“援疆一批干部,带出一批人才,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援疆队伍”的理念,创建了“杭阿共建青蓝小学语文工作室。
陶森说工作室的创建,留给阿克苏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室:“我们这次怎么做,当地的教育同仁一整套学习下来,下一次他们自己创办就知道如何做了。我能做的就是留下理念,留下人才。”一年来,工作室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浙江省援疆人才传帮带工作现场推进会中,作为典型经验进行现场观摩和推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终点也是起点“后援疆”才刚刚开始
“对于援疆比起付出,我的收获更大。”在交流的过程中,陶森强调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学习,“我不认为援疆是以一个优越的姿态去支教的,而一直把援疆当成一个学习的机会。”
“新疆教师无私分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工作室创办中也学会了很多东西。” 在陶森一年半的阿克苏生活中,最令他感动是孩子们给的一个简单的礼物。
“有个小朋友送了我一顶维族的帽子,令我非常感动,他们把我当朋友。” 今年六月,陶森援疆结束回到杭州。但援疆真的结束了吗?陶森一直挂念着新疆,挂念着阿克苏,挂念阿克苏的孩子们。他想为阿克苏的教育再做一些事。
“援疆在我这里并没有结束,现在还经常会与阿克苏地区的老师交流。希望未来还会有更多项目交流。‘后援疆’才刚刚开始。” 陶森把创作工作室的经验汇集成文字,与同仁分享;把阿克苏同仁给他的评价一一记录,自勉前行。这些都汇聚在一本十万余字的《语润天山》之中,这是援疆结束时,他留给援疆的完美答卷,也是留给援疆教育的宝贵资源。
陶森的援疆答卷——以真情为中心 画一个同心圆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读懂学生,作为一名援疆干部人才,一定要树立从需出发的意识,读懂阿克苏,读懂受援单位的需求,把持真情援疆这个圆心,把援疆工作的半径拉得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
这是陶森对援疆的总结,也是对下一代援疆人的寄语。把援疆的“好事”办好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完美答卷。
“陶校长为人谦和,拥有杭州人那种特有的文化气韵,毫无高高在上的距离,他总是乐呵呵的,其貌不扬的他却让人觉得像朋友、像兄长,而不是什么名师、大家,对于我们这些才疏学浅的年轻人他总是循循善诱,从不肯批评,更没有鄙夷,那份源自心底的尊重让我们在小语的征途上遇见了自己,也看到了未来。”
这是阿克苏地区教育局的张春梅对陶森的评价,他用行动赢得了众人的赞誉。
西湖水和多浪河共融进,架起的是一座牢固的援疆桥。陶森说,文章会结束,但援疆教育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本文来源: 教育局
10.09.2015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