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诉诸口水不如求之于法治

18.01.2016  13:28

    希望借助于舆论的关注的权利也不能被滥用了,更不能将舆论的关注当成自己的跑马场,抱着一种想用就用一下、能借几分力就借几分力的心态。医疗纠纷,诉诸口水不如求之于法治

    怀有七个月身孕的产妇、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科技骨干杨冰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母子双亡。这是一起很不幸的事情,但随着中科院、中国医师协会等一些重量级单位的加入,事情开始变味,真相被模糊了,你来我往的公文和相互指责意外成了争论焦点。

    对于中科院发公函的行为,有人认为这有越俎代庖的嫌疑,从法理上站不住脚;也有人认为体现出了自己的担当。中科院发公函为自己的职工伸张权益,这也许并不合适,因为很明显,一个法制的社会一切按法律办事就行。但从情理上看又无可厚非,不管是以公函的形式还是以私下里协商的方式,这里面体现的都是对职工的关心,公函里不厌其烦地罗列杨冰的贡献,这种惋惜痛惜之情和焦急的心态溢于言表,大家都能感同身受。何况其言词之间只是在陈述事实,并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一定要将其视为谁对谁施压,谁对谁的干预,也有炒作的嫌疑。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医师协会公开发表指责中科院声明的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非但没能平息争论,反而让事态升级了。

    一起医疗纠纷,家属说是医院的责任,医院则回应死者因主动脉夹层破裂猝死,并称死者家属严重扰乱医院医疗秩序。各方有各方的说法。可无论如何真相只有一个,客观地说,中科院的公函并没有使事情本身变得更复杂。这里面的是非曲折,自有事实和法律作为判断依据,不太可能为了一纸公函就会轻易动摇。

    之所以闹到网上皆知的地步无非是有人想借助舆论的力量将事情炒大。从事情本身来说,也许有助于推动事情进展,适量有强度的舆论的关注有助于更合理更公平的解决方式的实现。但希望借助于舆论的关注的权利也不能被滥用了,更不能将舆论的关注当成自己的跑马场,抱着一种想用就用一下、能借几分力就借几分力的心态。因为,很显然,大家都只挑对自己有利的说,而无视别人的主张,那到底是比谁的嗓门大还是比谁描述的事实更撩拨人心呢?毕竟谁都希望给死去的人一个交代,但谁都不希望被人牵着鼻子走,当枪使。

    我们都无意去纠缠谁是谁非,一件还在调查之中的医疗纠纷,作为旁观者,我们都给不出什么权威的意见,我们也不可能只听一方的声音,而无视另一方的声音,但大家都希望这件事能在法律的层面上得到很好地解决。眼下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否则只能用口水战来隔空对骂,比谁的嗓门更大。没有必要制造人群的对立,也没必要过度解读,更不能想通过左右舆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位年轻有为的科技工作者离世,大家都应该有一种痛惜的感情在里面,并用理性推动事情朝着尽快调查的方向努力,而不是简单地搞舆论审判。这件事最终还是要回到法律层面,恐怕谁也不能指望在法律之外来寻找解决办法。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评论员 高路        编辑:汤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