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脑卒医生救死扶伤 谁来救救医生?

29.10.2014  17:41

脑卒医生救死扶伤 谁来救救医生?
北京两家三甲医院两周内3位医生倒下几乎所有医生曾连续工作超24小时 半数曾连续工作超36小时“我相信每个医生都有过那种濒死的感觉”
都市快报》( 2014年10月29日B03版)

          “丁大夫您好!感谢您挽救了我的性命,保住了我的腿,一晃已经快五年了,每当想起那段难忘的日子都有点怕!但当想起您和杨大夫和蔼可亲的笑脸,心里就暖暖的。您工作负责、热情,耐心给我看病,使我有了信心,给了我战胜疾病的希望。”
          这是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患者于2013年6月7日在某医疗网站上留下的感谢信。然而,2014年10月25日,这位给了患者希望的丁医生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脏病中去世。他叫丁易,是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的骨肿瘤专家,去世时年仅48岁。
          近两周时间内,北京两家知名三甲医院接连倒下三名医生。这个残酷现实,让一场关于“医护人员生存现状”的讨论再度升温。
          “对您,我们无以回报!”
          尽管丁大夫去世的消息已传开几日,但依然可在医疗网站上查到关于他的信息。网站上共有8封写给他的感谢信,无不透露出患者被治愈后的喜悦与感激。其中有两条留言令人印象深刻,是一对母子相隔一年先后留下的。
          2008年5月30日,这位母亲留言:“我儿右腿上有一软骨瘤,多方求医,大多回复是(手术)可做可不做,做比不做好,早做比晚做好。作为父母非常为难,孩子正处于求学的紧张时期。奇怪的是,孩子见了那么多医生,就只听丁医生的话。孩子说:‘如果有一天能成名一定不会忘记丁医生!’孩子的话有些幼稚,但我们知道他是发自内心的!遇见一位技术高超的医生,你排队挂他的号就行,但要和一位医术高超又心灵高尚的医生相遇实属不易!也许这就是缘分!感谢您!孩子说暑假一定来看您!”
          一年之后,2009年10月9日,她的儿子也留下一段话:“我妈妈曾在2008年5月30日给丁医生留过言,三年过去了我长高了30多厘米!考入了重点中学(还直升高中)。我是多么感谢丁医生啊!现在您什么时候让我开刀我都不怕了,因为我长大了!妈妈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您我们无以回报!所以现在每年放假我都做公益慈善工作,向您学习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和同龄的小朋友!我们全家都说您是一个高尚又纯粹的好大夫!”
          确实如此,要遇到一个好医生对这样一个家庭而言是多么重要。然而,就在这位好医生正值壮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脏病,带走了他。
          积水潭医院田伟院长在得知丁医生去世的消息后发表长微博《纪念丁易大夫》:“丁易是一个白皙而微胖,性格开朗热情的医生,属于天生就是做医生的人。他不仅有留学日本的经历,英语还说得非常好。他是一个无私又热心公益的人。他做事细致而执着,甚至还有些唠叨,对私事有些抠门。可是没有人不喜欢他……这是什么消息啊,一个如此年轻,如此鲜活,如此开朗性格的人,怎会有这样的消息传来?太残酷……”
          急诊外科心内科呼吸科……都是重灾区
          据了解,近两周时间内,北京两家知名三甲医院接连倒下三名医生,除去丁易外,另外两位是:
          10月12日,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医生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5岁。
          10月24日,42岁的阜外医院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发现时已无呼吸,经专家会诊后认为预后极差,最好的结果是植物人,目前仍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短期内多位医生的猝然倒下,令医疗界颇为震动。实际上,伴随着强大的工作压力、紧张的医患关系等问题,医护人员“过劳死”在近年来并不少见,但由于患者数量大、就诊条件有限等实际情况限制,这种情况仍然无法缓解。
          去年11月,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年仅49岁的王奇主任因连续五天做手术抢救患者,脑出血抢救无效逝世,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盘点近年医护人员猝死的案例,一些重点科室、重点领域成为“重灾区”,如急诊、外科、心内科、呼吸、消化、儿科、妇产科、神经、耳鼻喉等重点科室,35岁至55岁之间的骨干力量,伴随着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等问题,对自身健康多有忽视。
          医生救死扶伤 谁来救救医生
          “每周至少有1-2次上夜班,周末值班,加上门诊、查房、手术、写病历、写论文,甚至应付医药代表,我相信每个医生都有过那种濒死的感觉。”一位供职于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医师说。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近半数医生每周至少要上一个夜班,八成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甚至不少人午饭及午休时间只有10分钟。近八成医生每天工作8至12小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个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个小时,约有两成医生甚至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医生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半数的医生都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而在那些累倒的医护人员中,常见的发病原因正是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造成的。
          同时,“医者不自医”的情况也给医生猝然倒下埋下了伏笔。据了解,目前多数医院每年都会为员工提供一次固定体检,然而由于工作特点,多数医生一旦错过就很少有机会再去补上。尽管身边的同事都是医学专家,但由于患者数量多,很多人不愿开口增加同事负担。“很少把自己的健康当回事儿。”
          谁来救救医生?综合北京青年报等报道

电子病历实施首日 患者直呼“果然方便”
不过多数市民仍习惯带着证历本就医 老人不用手机如何杭州网
今年9月杭州将有一大拨新学校亮相
都市快报 记者 姜晓蓉 张娜 张宇璐 今年9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