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首座排灌两用白茅湖中型泵站建成投入运行
排涝配水两相宜 模式效率两优化
■属全省首个公开招标确定设计为EPC总承包单位的水利项目
■泵站持续运行24小时,抽排水量相当于七分之一个西湖
■泵站成“三江两岸”绿道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白茅湖中型泵站航拍图。
泵站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智能排水系统。
4月15日以后,杭州就进入汛期了。一直以来,之江地区排涝是通过钱塘江上泗南北大塘沿线水闸往钱塘江排水的,如果遇到钱塘江高水位, 只有通过泵站机排才能把水抽出去,以解水患。今年,西湖区多了一座中型排灌泵站为之江地区的防汛排涝保驾护航,并为改善之江地区内河水质提供配水水源。
近日,随着5台新泵组试运行圆满结束,西湖区白茅湖泵站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正式投入使用 。这是该区首座排灌两用中型泵站,它不但为之江片区提供更高的排涝和配水双重安全保障;而且也拉开了之江新城开发建设框架,带动沿线土地升值和城市化发展。
汛期排涝 保一方平安 日常配水 改善水环境
老的白茅湖泵站建于1974年,位于双浦镇卫星浦与钱塘江交接处,距下游之江大桥5公里,是该地区重要的排涝、配水泵站。
之江地区位于杭州市主城区西南侧,包括西湖区转塘街道和双浦镇。以前,这一带农田多,灌溉需求大,排灌站就把钱塘江的水配到田里。遇到汛期河网涨水,通过沿江闸门把河道里的涝水排入外江,遇钱塘江高水位则通过泵站抽排。老的白茅湖泵站排涝能力为8m3/s,差不多每小时排出近3万m3的水,在当年算是不错的。
然而,经过40多年的运行,泵站机电设备严重老化,主体结构被鉴定为危房。随着之江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大力提高该区域的防洪强排能力。2015年,该综合改造工程被列为市、区“五水共治”排涝水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
去年2月,白茅湖泵站综合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在保留原泵站的同时,再为它添一位小伙伴——在对岸新建了一座中型泵站, 新增5台潜水轴流泵机组,排涝能力从原来的8m3/s提升至23m3/s,新增配水流量3m3/s,并拆建泵站管理房,提升站区的景观改造等。 经过一年的建设,今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
“该泵站运行24小时,可从内河抽排约200万立方米涝水,相当于西湖的七分之一水量;同样,它也可以在一天之内向内河输送60.5万立方米钱塘江水,改善内河水环境。”西湖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泵站采用井筒式潜水泵,为地下式泵房结构,站区的建筑外观简洁、美观,现代感强。在守护之江地区防汛安全的同时,泵站也成为“三江两岸”绿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谢佚菲 王志平 边剑霞 孟海南 记者 汪玲 文 记者 张之冰 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