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南湖区首创“双联”机制激发基层市场监管活力
中新浙江网11月24日电(记者 赵小燕 通讯员 潘争鸣)嘉兴学院大门口的“夜市”引摊入室后,200多个摊位进入了疏导点越秀集市。这段时间,南湖区相关部门正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确保越秀路集市经营初期就管理到位。作为监管单位之一,南湖区市场监管局新兴所每天要派出10个人上街巡查。然而,该所工作人员只有10名,总不可能全部扑在越秀路上,他们是怎么做到得呢? 这得益于南湖区市场监管局推行的“双联”机制,该局市场科、新丰市场监管所等派出了执法人员,支援此次集中整治行动。
“人力互补,业务融合。”新兴市场监管所所长周靓对“双联”机制的优势感受颇深,从执法检查、整治行动到人员培训等,双方只要有需要,都会互相支援。在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迎检中,他们得到了市场科和新丰所的支援,还可以从其他科、所抽调人员,增强执法力量,同时他们也会派人参与“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支援乡镇所的工作。
今年4月,南湖区整合工商、食药、质监职能组建市场监管部门后,如何发挥1+1+1﹥3的效应,成为了摆在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前的新课题。区市场监管局尽管有150多名工作人员,也最大限度下移,但分到每个基层科所,人手立马还是显得很紧张。最大的基层所也只有10来个人,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却相对广泛,很多重点工作、突击性任务需30多人才能够完成。
对此,南湖区市场监管局着力在“合”字上下功夫,全市首创科所联动、城乡互动“双联”工作机制。15个机关科室与11个基层市场监管所结对联合,5个镇市场监管所与6个城区市场监管所结对联合。同时,11名科室负责人“一岗双责”作为基层所“指导员”,科室要派员到基层蹲点每月不少于3天。
余新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来自原来的工商部门,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监管等方面,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区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通过“以查代训”、“现场教学”、“上挂跟学”等方式,开展专项检查、培训等,快速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
食品生产流通科科长胡波的另一个身份是余新所的“指导员”,每月都要到联动所蹲点,在帮扶指导中,也使科室工作更接“地气”,有利工作创新提升。最近,食品生产流通科和余新所联合,对余新镇25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集中培训,通过现场检查,既帮助企业规范生产,又是促进执法人员尽快掌握相关业务。
“通过科所联动、城乡互动,基层所的力量得到了补充,特别是在参与中心工作时可以借力,在科室指导下可以尽快提高人员业务能力,这也是当前破解人少事多的最有效办法。”余新市场监管所所长杜忠良觉得,“双联”机制对基层所的帮助特别大。
在今年国庆前夕,余新市场监管所增援结对的新嘉市场监管所,并与相关联动科室一起,联合公安一举端掉了11处传销窝点,查获涉传活动人员70多名。
“我们要用10个人,办成本来需要30个人才能办成的事,”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说,“双联”机制要破解当前基层市场监管所增设幅度大、职能范围扩展、人员力量摊薄、专业性监管能力不足等实际问题,加快机构整合,促进人员融合,推进职能聚合,激发基层市场监管工作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