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区首创“三零”模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舟山市定海区以满足基层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为导向,省内率先打造了“唱响定海”“数字文化超市”“百姓课堂”三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创立了群众参演“零门槛”、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百姓学艺“零消费”的公共文化“三零”模式,加快构建起了符合定海特点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效能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政府搭台、群众主体、社会(企业)参与”的基层文化工作新路子。截至目前,三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共为基层群众提供演出、培训等公益文化服务5000余场次,惠及城乡群众百余万人次。
一、持之以恒 + 推陈出新, “ 唱响定海 ” 实现群众参演 “ 零门槛 ”
一是设计草根群众参与规则。 始终坚持“零门槛”准入机制,注重弱化专业性、凸显草根性,谢绝获市级以上演唱类二等奖以上的歌手、专业演出团队、群文系统工作者参赛,为草根群众参赛出让最大的公平空间。比赛内容无硬性规定,吹、拉、弹、唱等各项草根绝技都可登台;活动版块设置立足参赛选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每年都有变动,以最大限度拓展活动参与面,以高参与率实现城乡群众文化共享。七年来,“唱响定海”采用宽口径、高密度相互补充的构建形式,在11个镇(街道)、119个社区面向定海居民、部队官兵以及外地在定海的工作者报名,通过海选、复赛、决赛层层递进的形式,900余场赛事覆盖全区,6余万人次、300余支团队登台上演。
二是搭建全民互动展示平台。 打破“你唱我看”的活动形式,以“本土草根、全民互动”为特色,赛前、赛中、赛后分别进行宣传元素征集、大众评委评选、“民星”风采展示、集结巡礼等活动,注重现场PK等互动环节设置,吸引群众全程参与赛事,给予群众充足话语权,使“唱响定海”真正成为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自评的自我舞台,截至目前,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大众评委近千人。以节目展演、团队竞争、作品创编等形式引领群众,全方位推动社会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的融合,衍生“邻居节”“书香节”“和谐城东文化节”等镇(街道)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至今已有20余万基层群众就近参与、享受文化活动。
三是传唱时代核心价值。 紧密结合建党90周年、新区建设、“五水共治”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直观生动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每年一主题,将“唱响定海”打造成党委政府方针政策在基层宣传贯彻的重要渠道。2010年“魅力网络才艺”PK大赛,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新型基层管理模式,把公共文化服务渗透到居民网格单元内。2011年“唱响定海·海洋世纪风综艺大PK”借新区之风,展红蓝之采,推出“魅力人物故事汇”版块,以文艺表演方式展示感动人物价值取向。今年,“2015唱响定海•炫动全城综艺SHOW”高度契合道德法治建设这一政府中心工作,四大版块主题活动传播甘于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
二、以需定供 + 全天服务,数字文化超市实现群众悦享 “ 零距离 ”
一是 政府制单,实现供需平衡化。 开通运行“文化超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集聚全区范围内的文化服务产品、优秀人才、文化活动阵地等资源,开设看演出、送电影、参加培训、百姓展厅等十大功能模块,将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类别、总量以菜单形式放于网上,方便群众选购文化产品。服务对象只需点击进入“文化超市”,选择自身所需、所能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下单”,便有文化部门即时调配文化资源进行服务配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需无缝对接。截止到目前,累计点击总量超68万人次。
而是 全民订单,实现服务均等化。 在文化服务、文化培训上以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将“送什么”“怎么送”“什么时候送”的主动权交还给群众,从根本上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渗透力,实现文化服务满足全民需求。缩小城乡落差,利用“文化超市”网络服务平台将城乡文化需求统一成“文化订单”形式,由文化部门统筹配送至“家门口”,同时针对农村社区专设“我要看演出”板块,以政府购买模式集结美之声、海之韵等城市文艺团队为农渔村群众提供多种类文艺演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人群均等化。至今,已为农渔村群众提供演出300余场。
三是 齐力供单,实现主体多元化。 集聚文化、教育、新闻部门从业人员及业余文艺团队、文艺爱好者,在全市率先成立拥有1200余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开展集文艺演出、文化宣传、艺术辅导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文化公益服务,现有文化志愿服务队80余支。以奖代补,调动社会文化资源参与公益文化的积极性,相继出台《定海区群众文化政府奖奖励办法》《定海区群众文化奖具体评选奖励办法》《定海区星级示范团队评定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细则,构建全民参与公益文化建设的发展格局。近三年来,已评选星级示范团队70余个,文化带头人50人。
三、广纳贤能 + 公益育人,百姓课堂实现群众学艺 “ 零消费 ”
一是 招募高水准志愿者,提供免费服务。 综合运用文化志愿者、百名宣传文化人才等平台,有针对性地物色和招募有文艺专长的志愿者数百名,根据其兴趣特长、服务意向进行分类汇总,形成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人才储备库,为群众提供“定点课堂”与“移动课堂”相结合的文艺辅导培训。以公益精神为授课教师资质审核的核心要求,根据入库文化志愿者服务时间及服务业绩进行“星级”文化志愿者评选,业绩突出、社会反响强烈的星级文化志愿者还可获得杰出贡献银星奖、终生成就金星奖。现已有百余名文化志愿者获得优秀文化志愿者称号。
二是 上架多种类 “ 商品 ” ,满足多元需求。 根据群众意愿精心选择培训内容,保留广场舞、书法、国画、越剧等广受欢迎的培训项目,推出吉他与b-box、近景小魔术、成人素描、经典诵读等基层群众呼声较高的全新项目,涵盖民间艺术、现代文化艺术、文体健身、传统文化四大系列20余类培训门类,年均为群众提供免费培训500余期(次)。面向全区社区文化员、镇(街道)文化站人员开设音频视频剪辑、PS、戏曲骨干唱腔表演等实用性极强的培训课程,以大力提升基层文化人才业务水平,解基层文化需求之渴。7年来累计开展文化公益培训3000余场次,惠及群众6万余人次。
三是 建立 “ 买家秀 ” 平台,扩大培训影响。 充分发挥区文化馆的阵地作用,建立百姓课堂实体展厅,自去年11月以来已开展百姓课堂学员成果展20余期,展出作品近千幅。依托“文化超市”和“数字文化馆”两大基层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建立百姓课堂网络展厅,开设“我要参展”申请通道,方便群众快捷上传文艺作品及培训成果,为其他基层群众“选购”公益文化培训提供直接参照,现有近500幅作品在网上展示。借助舞台展现培训成果,以百姓课堂学员为主角、以草根优秀作品为演出节目,举办“艺术草根行·共圆中国梦”百姓课堂培训成果展4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