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江干区项目化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显成效

25.01.2018  00:31

近年来,江干区根据区域实际,在杭州市民宗局的指导下,筑牢教育阵地,着力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基地。在属地笕桥街道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化推进“杭州天成教育集团民族教育”:

一是开展“项目分析”。天成教育集团系江干区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师生们汇聚。学校小学部有少数民族学生61人,中学部有少数民族13人,少数民族教师2人,大部分分布在撒拉族、畲族、苗族、瑶族、土家族、回族等。有利的条件有益于培养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使学校真正服务于少数民族学生,为各民族团结融合和社会进步贡献应有的力量,结合市、区民宗局城市民族工作“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街道、进机关、进宗教场所”的六进工作,结合实际校情,“具有民族文化底蕴”成为办学方向之一。

二是制定“项目规划”。针对目前学校该项工作面临的困难——兼顾学校教育的同时推动发展民族文化教育,指导做好《杭州天成教育集团民族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16学年—2020学年)》,确定发展目标,分成总目标、具体目标和任务,逐一确定每个学年的任务目标。细化项目“实施达成标志、责任分解、台账材料目录”等项,增强可操作性。

三是实行“项目管理”。为成功推进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市区街道共同给予承诺:杭州市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及时拨付,区和街道相应给予活动经费支持。同时全程进行清楚高效的沟通,以保证工作协调一致,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预期的交付成果,并得到认同和提升。每年邀请教师参加市、区级民宗干部教育培训,为图书阅览室订购相关书籍。结合学校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校在低段开设民族常识主题课程,中段开设民族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共促学校全体师生接受并适应民族团结创建的流程。

按照规划,学校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形成有效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展“民族文化黑板报、民族文化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民族一家亲’红领巾广播站、校田径暨民族运动会、民族电影观展、民族歌舞乐器书画”等活动,把校园文化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辐射到课堂内外,让民族团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化于众、凝化于魂。

二是把握课堂主渠道。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该校的民族教育逐步落实进课堂,小学思品、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开设民族教育主题内容。把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学校雏鹰争章体系,评选民族章。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把教学活动成果及时更新到“民族走廊文化墙”,实行展示和宣传,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家长的好评。

三是增强民族融合。 通过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增强学生辨别是非、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重视树立师生民族团结的正面典型,师生互嵌、共同成长。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大家庭。

近日,江干区民宗局认定该校多年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正式授牌该校为“江干区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