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实践“四化”新思路促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平台

05.01.2016  22:55
 

去年以来,北仑区将抓好社区矫正工作执法规范化、监管信息化、队伍专业化、帮教社会化贯穿始终,着力推进社区矫正各项工作全方位升级。浙江省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北仑顺利召开;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视察该区矫正指挥中心,并对社区矫正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一是力抓执法规范化。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现状,梳理出“十大执法程序、流程”,摁住审前调查、外出管理、每月报告等核心监管环节,推进各项执法环节的规范化。全年给予警告和提请撤缓、收监人数,同比去年增长100%,社区矫正监管威慑力明显提升。认真对照市局《社区矫正档案范本》,分步逐项推进执行档案和工作档案的规范管理。先后组织3次培训、2次评比,着重纠正了部分司法所存在的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报到思想汇报情况登记表未更新等问题,促进了档案质量提升。

二是推进监管信息化。率先在全大市建成区级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实现市、区、街道(镇)三级网络构架,覆盖率达100%。全面启用“一中心三平台”,确定各司法所的司法助理员为信息化工作具体责任人,录入所有在矫人员基本信息,并将全部工作建立电子档案,严格开展信息化核查及声纹认证工作。

三是夯实队伍专业化。夯实基层队伍建设,新招录的司法助理员90%都充实到基层司法所,并打造以司法助理员为“执法主体”、社会工作者为“教育主体”的双线队伍。注重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开展了“警示教育、集中培训、顶岗轮训”和“挂钩帮带、专项评比、形势研讨”的“三训三带”活动,进行了为期4天的高强度培训,参训率达100%,全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作风素养有明显提升。

四是探索帮教社会化。建成全市第一家由公、检、法、司联合组建的集监管、教育、帮扶为一体的宁波特尔普光电社会安置帮教综合服务基地。目前该区共有1家综合帮服基地、9家街道(镇)单一帮服基地,基本建成“1+N”模式,先后为13名社区服刑和刑释解矫人员提供了就业帮扶。继续深化“红领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红领之家志愿党员、心理专家等服务资源,采取“一帮一”结队方式,帮助服刑人员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公益服务和学习活动中。其“正能量引领”、“去服刑标签”、“科学化运作”、“行为化矫正”等做法得到社会认可,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予以报道。(宁波市法制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