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定海区“四大工程”着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1.06.2016  01:53

工作机制规范工程。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统筹制定教育方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高效化。规范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建立留守学生、特殊家庭学生、问题学生等特殊学生台帐,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活动。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心理预警干预机制,切实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综合设施改善工程。在原有心理健康辅导室配置标准上,努力挖掘资源,对各学校进行一对一规划,通过扩建改建,完善一批心理辅导室,增设沙盘游戏室、团体辅导室、宣泄室和心理长廊等。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心理测试软件,为探索学生心理发展和档案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心语倾诉”、心理测试、团体游戏、主题讲座、家校沙龙等形式,畅通学生心理疏导渠道,增强心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目前,全区共设10个市级心理辅导站。


专业队伍建设工程。组织各类培训,提高心育教师在亲子关系、生涯规划、校园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综合辅导能力。邀请专家开展实例讲座,结合重点项目,提升全区教师心育意识。与校外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协作,就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效指导。通过省市区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三优”评比,促进教师专业进步。目前,全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资格持证率达63%。


教研水平提升工程。定期开展团组教研活动,以个案研讨、问题分析、成果分享等多种形式,加强校际交流,从更新教育理念、明确重点任务、多维考评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深化与完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职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评比,学习先进经验,实践先进理念,专项议案与课题多次被上级学会采纳。在日常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探索学科渗透,拓宽教育广度,促进课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