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三项机制”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柯桥区始终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把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作为向污染宣战、再现碧水蓝天的重要突破口来抓,整合力量,综合施策、合力攻坚,从调结构、施倒逼、治源头入手,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工作,全面打响“五气合治”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显示,去年,该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5%,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PM2.5均值同比下降21.1%,全区大气环境质量呈现明显向好态势。
一、运用“严控重整”的倒逼机制,重抓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双调整。
一是严控煤炭总量,实施清洁能源工程。在现有天然气管网覆盖的区域,要求严格实施“煤改气”和燃煤锅炉淘汰,对天然气管网未覆盖的区域,积极鼓励采用车载式液化天然气替代和中温中压蒸汽改造形式替代燃煤锅炉。对城市建成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绿色印染集聚区等环境敏感区域,要求选用管道天然气替代、车载式液化天然气替代、中温中压蒸汽改造等形式替代燃煤锅炉。随着热电布局调整工作推进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煤炭消耗量正在逐步下降。今年,全区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98.37万吨标煤,同比下降3.1%;规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9%;规上工业原煤消费总量554.86万吨(包括浙能滨海热电),同比下降9.0%。
二是“亮剑”印染行业,重典整治工业小区。对全区200余家印染企业开展“地毯式”执法检查,对问题严重的64家印染企业实施停产整治,停产企业占全区印染企业总数近三分之一,淘汰落后设备2023台套,削减印染产能约30%,煤炭消耗量下降69%,天然气用量增加72%,印染加工费增加20%以上,实现了“减量、提质、增效”预期目标。同时,开展工业小区、小微企业集聚点和标准厂房专项整治行动,共关停工业小区103个,关停“低小散”企业4000余家,淘汰更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508台。
三是拓展禁燃范围,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燃煤锅炉禁燃区范围,主城区禁然范围比原先扩大10%,禁燃区内不再审批燃烧高污染燃料(含生物质)工业锅炉,原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锅炉,已全部拆除或改造使用清洁能源。全区1764定型机中采用天然气(含LNG)1013台,占57.4%;中温中压751台,占42.6%。累计淘汰燃煤锅炉(含生物质锅炉)489台,合计3339蒸吨。
二、运用“源头治理”的综合机制,合力推进四大污染源治理。
一是抓工业污染治理。在2015年全面完成43台机组脱硫、脱硝改造(含关停)基础上,全面启动热电行业超低排放清洁化改造,去年已完成5家热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开展印染行业VOCs整治,投资7188万元对定型机废气、污水处理系统臭气加盖及生产过程实施全程治理;投资2.5亿元完成全部印染企业废气高效治理工作;深化清洁能源“煤改气”替代工程,全区134家印染企业已完成“煤改气”工程,完成率100 %,累计淘汰燃煤锅炉(含生物质锅炉)500余台,合计3399蒸吨。
二是抓机动车污染防治。严把机动车检测关,检测过程由环保部门实时联网监控,去年共检测车辆83919辆;环保、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管专项执法行动,全力推进老旧机动车淘汰,累计淘汰1550辆;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去年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50辆,公交新能源车占68.26%。
三是抓城市扬尘整治。严控建筑扬尘,对全区各类施工扬尘源实施(工地路面硬化率100%、工程车辆驶离工地冲洗率100%,)“七个100%”管理,拒不执行的实行“一票停工制”,拆迁工地做到(拆除房屋的工地100%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空地100%绿化)“四个100%”,创建33项绿色文明示范工地;严控餐饮油烟,建立定期清洗和长效监管制度,对城区600余家餐饮单位发放清洗卡,规定每年清洗维护次数不少于4至12次;同时,对36名违反烟花爆竹禁燃令的违法人员采取了行政拘留措施。
四是抓农村废气治理。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去年全区未发现被卫星遥感到的秸秆焚烧火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00%;控制农业氨污染,推广测土配方53万亩,完成商品有机肥推广0.651万吨;严控矿山粉尘,截止目前,全区绿色矿山建成率为75%。
三、运用“环保监管”的闸门机制,切实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效。
一是加强科技监管。积极构建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投入2500万元建设各镇街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去年新建11个乡镇空气监测点和滨海工业区、柯桥开发区VOCs+六参数空气自动站,实现了空气质量PM2.5监测全覆盖。对全区所有省控以上废气重点源的废气排放、印染企业的定型机废气处理设施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去共对10家企业因定型机废气在线监控异常报警实施了排污许可证扣分处罚。
二是开展专项执法。建立环保、公安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环境违法案件联合查办机制,健全重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处置会商制度,规范办案协调和案件移送机制,提升联合执法的效能,切实解决环境执法难题。开展护航G20百日环保执法、寻找污染源专项行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专项行动等,铁腕查处企业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去年共立案查处企业421家次,同比增长40%以上,责令整改企业511家次,停产整顿77家,关停企业10家,行政处罚企业421家次,行政处罚金额约2316万元,同比增长40%以上。
三是实施部门联动。在全区范围内全面铺开环境质量预警机制,镇街空气质量、河道断面水质出现较差或排名落后情况将被“亮牌”;对突发性污染事件、重大环境隐患、秸秆焚烧、道路施工、建筑施工和拆迁工程扬尘污染等问题实行预警,及时通报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环保、公安等部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联合执法,去年共查封扣押151件,停产限产108件,移送公安45件,同比增长170%以上,其中刑事案件5起,11名责任人被刑事追责,35人治安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