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三步走”深化民营医疗机构规范管理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着社会办医准入条件的放宽,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在余杭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由2014年的109家增长到2016年9月底的238家,增长率118.35%,其中民营医院由5家增长到14家。区卫计局通过实施“三步走”措施,为民营医疗机构沿着正常轨道运行提供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督促民营医疗机构自觉守法经营。主要做法是:一是以“四诊服务”为模式,打造高效率审批服务。推出“四诊式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即日常受理看“门诊”,重特单位进“急诊”,单位有求去“出诊”,疑难问题抓“会诊”。同时,实施“提前介入式”服务,将日常监督的标准提前纳入许可要求,从源头上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和人员准入,避免行政相对人因不懂规范要求盲目施工。发证一个月之内,辖区的卫生监督分所将进行回访,使许可和监督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医疗执业行为逐步规范。二是以“量化分级”为手段,加强高危医疗机构监管。从2014年开始,对所有取得执业许可证一年及以上的医疗机构进行量化分级,按照风险度和信誉度的高低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评定结果为C、D级的高风险、低信誉的民营门诊部需重点监管,每季度进行一次 “拉网式”检查,不留空白地带和死角。经过近三年重点监管,民营医疗服务市场逐步规范,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面完成,A级和B级民营医疗机构所占比从2014年的17%提高到今年的28%,其中民营门诊部中A级和B级所占比从43%提高到71%。三是以“医保定点”为筹码,规范民营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来说,能否被纳入医保定点单位是一道“生死线”。为此,区卫计局多次与社保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将医疗机构量化评级结果运用于新增医保定点机构评分结果中,分值高达20%,意味着同等条件下,医疗机构量化分级评分高的优先纳入。同时,若上一年度被卫生监督部门行政处罚或量化分级不合格,则医保定点单位申请一票否决。通过医保定点的筹码,大大提高了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