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斗“吉星”:大体型巧布局 多绝技护家园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题:揭秘北斗“吉星”:大体型巧布局多绝技护家园
作者 郭超凯 潘晨
3月9日晚,中国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落户”高轨天疆,意味着中国距离北斗全球组网“大棋局”的部署完成仅一步之遥。
大体型巧布局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包含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和3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这种不同类型轨道混合星座设计为北斗系统独有,属于国际首创,可有效增加亚太地区的卫星可见数量。
此次发射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第2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吉星”。
“吉星”在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中功能最多、信号最多、体型最大、寿命最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卫星采用的卫星平台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东方红三B(导航)卫星平台,同时也是中国现役规模较大的卫星平台之一。
在整星总装与测试过程中,卫星团队逐一攻克了总装状态多、测试项目多、技术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由于“吉星”天线多且射频信号种类繁多,这给电磁兼容(EMC)带来极大的挑战。面对难题,“吉星团队集智攻关,高水平地解决了电磁兼容难题,使吉星成为‘导航、通信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卫星。”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刘天雄说。
此外,“吉星”采用的东方红三B(导航)卫星平台还能装载更多燃料。“充足的燃料可以保证卫星‘稳坐’静止轨道位置。”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介绍,通过一系列举措,“吉星”卫星的设计寿命也创中国导航卫星新高。
多绝技护家园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但“吉星”却不信这个,而是苦练了众多绝招。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吉星”样样精通。
记者了解到,“吉星”的精密单点定位功能,可实现动态分米级、事后厘米级的定位服务,贴心服务汽车自动驾驶、船舶精准停泊等,节省大规模建设基站的费用。“吉星”的星基增强功能,可通过两个频点播发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星基增强信号,精确护航飞机起降,为国内外民航用户提供花费更低、可用性更高的导航服务。此外,在通信、电力、测绘交通、农业等领域,吉星也将始终“高照”,守护国泰民安。
“吉星”不仅在导航信号上兼容北斗二号,为传统用户提供一如既往的导航服务,而且在短报文通信功能上有了新突破,通信能力提升10倍,单次可发送1000多个中文字符,足以应对突发情况,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丰富。
据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潘宇倩介绍,“吉星”的接收信号能力也大幅增强,使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降低10倍,用户终端实现了小型化,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本次成功发射的“吉星”,还将与2018年11月1日发射升空的北斗三号首颗“吉星”携手验证北斗系统新体制有源定位功能,拉开无线电测定功能全面升级的序章。
根据北斗全球组网计划安排,今年5月,中国将组织最后一次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最终实现几代北斗人执着追求的“全球组网梦”。目前,工程全线正以临战状态加紧备战,确保任务顺利如期实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