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又现“活化石”中华水韭
最近,宁波市著名植物专家林海伦心情很是激动。继在北仑白峰镇上阳片区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中华水韭后,连续两周,分别在北仑春晓街道慈东村、民丰村和柴桥街道王家麓村再次发现中华水韭。其中,王家麓村发现的数量达千余株,是目前宁波地区数量最多的中华水韭生长群。
据了解,中华水韭是一种蕨类植物,早在三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堪称植物界的“活化石”。也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50多种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的一种,为中国特有的物种,属极度濒危的孑遗植物,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一带,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12月5日上午,记者跟随林海伦来到慈东村一处花木田里,只见农田旁用于灌溉的水沟里,一排绿油油茎叶类似韭菜的植物生长得十分旺盛。“这就是上周我们找到的中华水韭。”林海伦指着这片植物说。
长得像韭菜,那跟韭菜有什么不同呢?按照林海伦的提示,记者用手触碰中华水韭的茎叶发现,韭菜叶片是扁平、实心的,而中华水韭则是方棱形、空心的,并且带有凹凸感。“不仅外形有区别,中华水韭的生长条件比韭菜要求更高。”林海伦说,它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地方,必须保证充足的水源,同时,要求水质必须干净、无污染。眼前这片中华水韭之所以能够生长茂密,主要是这里的水源有保证。
随后,林海伦来到民丰村一处山坳里,在一小块茭白地的旁边,生长着20余株中华水韭,由于茭白地里还生长着其它杂草,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但是其生长的环境与慈东村的生长地十分相似,在这片茭白地上方,同样有一个小型水库,水通过水沟源源不断流下来。
从那以后,他又在柴桥街道王家麓村一处花木田边发现中华水韭,20余平米的地块上,密密麻麻长满了中华水韭,粗略估计有千余株之多。“这里之所以这么多,主要因为地势更好。”林海伦说,该片中华水韭生长在两条水沟的交汇处,生长空间更大,水源更充分,才保证其繁殖数量。
据林海伦介绍,中华水韭是蕨类植物,因此并没有种子,而是靠根部的孢子结合进行“传宗接代”。其传播方式主要依靠水流和水鸟传播,加之其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所以存活的几率比较低,被发现的数量也比较少。而能够在慈东村和民丰村发现中华水韭,也说明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得比较原始、完整。
“目前,由于中华水韭发现的数量较少,对其开发利用价值尚未研究。”林海伦说,早在去年9月,在白峰镇上阳片区就已经发现200余株中华水韭。而他作为植物专家和上阳中华水韭的发现者,根据其对中华水韭的研究,详细设计了原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两种方案。根据他提供的方案,区农林局、白峰镇农办的工作人员们经过前期排摸,最终采取了异地保护的方案,并在白峰龙王宫山的一处山坡设立保护区,于今年4月挂牌。因此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保护措施,让这些生长在野外的中华水韭能够让村民认识,保证其生长环境不受破坏,也避免被村民当做杂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