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科技创新按下“加速键”
2016年,北仑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07.74亿元,同比增长14.1%。企业主体数量和产值保持同步增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总数达到138家;新增创新型初创企业207家,总数达到979家。在2016年这一“十三五”开局之年,“创新”日益成为该区科技领域的常态。
成绩的背后是过去一年该区在平台建设、自主创新、科技转化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一直以来,缺研发机构、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该区科技创新的短板。2016年,依托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全区引进建设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宁波新材料创制中心以及宁波大学海洋科教园、中东欧国际物流与服务学院等一批高校、研发机构,通过补齐短板,形成高校院所同具备、齐发展的良好格局。
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创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就是该区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重要举措。2016年,“韩布兴院士工作站”落户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区首家新材料领域院士工作站,将进一步提升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据不完全统计,该区7家院士工作站现已完成市级及市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24项。
围绕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该区正以“更多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多的创新型初创企业”为着力点,大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去年,该区不断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部门多次联合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宣讲,引导企业进行“高企”认定;同时,积极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全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统计显示,2016年全区专利申请量4604件,其中发明专利1268件。
“十三五”期间,该区将重点针对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大胆改革创新。一方面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遴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成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把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创新创业高端要素聚集,对企业成长全链条进行跟踪和服务,争取2020年,全区创新型初创企业达到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0家,形成支持创新发展的企业集群。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北仑区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