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用十亿基金激活知识产权市场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04.01.2016  09:52

  截至目前,北京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4件,位居全国首位。如何让发明专利优势转化为生产力?日前,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宣布成立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这支预期规模达10亿元的基金将利用资本市场激活知识产权,为北京市创新发展赢得战略空间。
  北京市科教智力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积累,有着巨大的知识产权存量。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有效专利量达到274667件,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03638件。根据《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15》显示,北京市已连续六年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还在轨道交通机电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等领域建立了16家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这些联盟知识产权资源丰富。仅2015年1月至11月,联盟各成员共计申请发明专利1.2万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000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超过2.4万件。
  北京市专利在数量上已然占有绝对优势,然而市场评估却显示,不少单件专利交易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量”、“质”不同步现象严重。
  对此,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汪洪分析,北京市企业虽拥有20多万件有效专利,但从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上看,原创性、基础性的发明创造还远远不够,核心专利偏少。这导致企业参与全球交易的能力也不足。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移转化率较低,大量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运用。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已经达到20090件,但平均维持年限仅为6.2年,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仅占12.5%。这说明大部分发明专利在获得专利权后就被放弃。另外,一项技术从研发到大规模生产,伴随着知识产权申请、维持、转化运用全过程,在此期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一些创新型高技术企业由于没有土地等固定资产,很难筹集到资金。这些专利如不能及时转化为现金流,反而会成为企业的负担。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利用资本市场激活知识产权,为全市创新发展赢得战略空间。”汪洪说。
  于是,一支由中央和北京市财政共同出资发起设立的基金——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应运而生。
  该基金计划规模10亿元人民币。首期4亿元于日前启动并认购完毕。未来,该基金将投资于现有的核心知识产权和未来5年至7年具有行业前景与技术趋势的前沿技术,包括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以及拥有这些技术且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的新兴创新企业等。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各方资本共赢。”汪洪透露,基金将通过“购买+培育”、“申请+运营”等模式,激活发明专利市场,带动更多的创新,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回报。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预期年平均收益率20%以上,10年收益率不低于200%。其中基金首期规模4亿元,10年收益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不仅如此,该基金还将为北京市带来近2亿元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