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化解“孵而不化”的尴尬

03.12.2014  16:29

      根据约定,进入安吉科技创业园孵化的企业应在第一年研发,第二年成长,第三年毕业。如谈竹庄,2011年入园后不断从产品和营销模式上下功夫,企业发展进入良性状态,并于去年10月顺利毕业。
  “然而,对于资源要素相对匮乏的县级创业园,特别是像安吉这样创新先天条件不完备的区域来说,无论是孵化企业还是园区建设、平台运营模式、企业创新空间,都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艰难历程。”安吉科技创业园相关负责人金水华坦言,不可避免会出现孵而不敢化的现象。

        企业孵而不敢化

  一园区企业向笔者透露,从企业本身发展的条件来看,经过三年耕耘,运营步入正轨,已经符合园区毕业标准,“但因种种原因就是不敢搬出去,因为外地园区有很多现实例子,在里面成长很好的企业搬出之后都存活不下来。
  对此说法,金水华表示,“种种原因”之中,营销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市场开拓不畅是企业迟迟不能“断奶”的主因。“入园企业的强项是科研技术,既有市场所青睐的产品,也有围绕产品不断研发的能力,但缺乏的是更关键的吆喝、营销能力。
  部分企业正因市场开拓不力,好产品推不出去,发展始终迟滞不前。按金水华的分析,营销能力的强弱,已经是科技“小巨人”的企业该如何继续走下去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难题!拓好市场,企业才能更好的完成自我造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此外,笔者在调查时还发现,资金问题同样关键。走访中,部分企业抱怨,孵化期虽过,但从园区毕业搬出去,需要重找场地,难免停产和重复投入,资金肯定跟不上……而对成长期的企业来说,这就等同于掐断了命根。
  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来表述,就是雏鸟飞出去之后,无枝可依,到头来很大可能“一命呜呼”。

调政策而适周期

  针对企业反映的孵化周期问题,今年该园也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新政策规定,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医药技术等领域的企业,各类证、照审批时间较长的项目;因装备、器材、设备安装要求过高,前期装修超过40万元以上的企业;企业形象好、技术先进、产品市场前景好、起示范和领航作用的企业;技术确实先进,有较大市场潜力,但暂时未能打开市场的企业,可适当延长期限,但一般延长不超过2年。
  而据笔者了解,作为孵化器,安吉县科创园的孵化周期设置参考了国际标准,根据国外调查机构调查英国150个孵化器的结果显示,其孵化器的平均孵化周期为29个月,相比安吉更短,然而其存活率也能维持在85%。
  目前发展形势良好的康润电子负责人周挺认为,尽管不认可孵化器在企业刚刚迈入成长期的时候将其一脚踹出,但也要看到无论留或迁,成功的企业竞争力不会因此而被剥夺,而不被市场认可的企业就算孵化期再长也将遭淘汰。
  此次调整让部份企业松了一口气,然而也有部分企业表示就算延长5年,迁出也会有风险。对此,园区表示还将再送一程,为企业迁出安置跟进服务。

          增值服务以加速

  “参考成功的孵化器案例,它们大多为入园企业配备了‘加速期’,即专门营造一定的空间,让符合毕业条件的企业搬入其中,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迅速壮大。”金水华介绍,如今,该县科创园也在探索同样路径,二期5万方建筑将成企业孵化成功后的重要承接地。
  “能进入‘加速期’,并顺利走完的企业,也势必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和行业话语权,产生一定规模的效益。”金水华解释说。
  为实现此目标,安吉科创园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同时,正计划或已加入不少增值服务。
  今年7月,由安吉县和合肥工业大学共建的安吉工业设计中心在科创园揭牌,提供工业设计整合服务,以解决园内企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推进产品设计创新。同时,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文献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椅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正相继搭建。
  而为破解企业营销问题,园区正计划提供市场推广服务,通过邀请导师培训、引进咨询机构、搭建统一营销服务平台等方式,帮助企业在自身推介、营销策划、电子商务、市场拓展上做出精彩,实现自我造血良性循环。
  金水华表示,安吉科创园起步较晚,规模也较小,各项软硬件设施还需完善,园区管理人员的科技服务、管理水平等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但只要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投入支持,科创园的未来成长是可期的。

(来源:安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