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王斌副局长一行来浙专题调研精神卫生工作
2015年1月7-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王斌副局长、精卫处王立英处长一行来浙,深入医院、社区、疾控中心和康复中心等单位,就我省精神卫生工作进展、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社会资本办医、心理卫生和社区康复等工作进行调研。省卫生计生委徐润龙副主任、疾控处严德华处长、省精卫办徐松泉副主任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温州市、宁波市,听取了省、温州市、鹿城区,宁波市、江东区精神卫生工作汇报,实地考察了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温州市康宁医院、鹿城区南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宁波市心理卫生中心、江东区疾控中心和东柳街道阳光驿站等地。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完善组织管理网络。“十二五”期间,省级财政安排3.8亿余元支持省、市、县三级专业机构建设,精神科床位增加1500张,增加门诊人次113万、住院人次2.96万,临床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全省11个市和90个县(市、区)均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构筑了省、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精神卫生五级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大患者排查确诊力度,我省重性患者检出率3.77‰(居全国第4),其中宁波、温州市检出率为3.93‰和3.73‰。各地将确诊患者纳入社区分类治疗管理,并加大救治救助力度,推进社区康复工作。省卫计委加强部门合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救治救助政策,将严重精神障碍优先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险范围和重特大疾病范围,落实贫困患者服药费用全额保障。在宁波等市开展精神残疾康复试点,推行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二代药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一代药者;残疾水平低于一代药物者。
调研组充分肯定和赞扬了我省工作,王斌副局长指出,浙江省已基本消除精神卫生工作空白点,在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一体化,重性患者救治救助,引入社会资本办医,以及精神卫生综合试点工作探索等诸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让我们看到了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景,增强了信心!在考察温州市时,听取了康宁医院社会资本办医的经验介绍,探讨了民营医院发展模式,提出了多赢利益格局和民营医院保持社会公益性的要求。调研组深入基层,在鹿城区南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精防医生进行交流,具体了解了社区随访管理工作,赞扬了社区精防工作实施个案管理取得的成效。江东区东柳街道阳光驿站的精神残疾孩子为调研组准备了一段舞蹈,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纯真与感恩的笑容,伴随着音乐,努力完成舞蹈动作,大家的掌声经久不息。王斌副局长指出,阳光庇护机构是精神残疾康复的有益探索,为精神残疾人提供了精神康复场所,减轻了家庭照理看护负担,是值得借鉴推广的先进经验。
调研结束时,徐润龙副主任代表省、市、县三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王斌副局长一行对我省精神卫生工作的肯定表示感谢。同时,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除了业务技术外,加强政策机制研究;二是除了埋头苦干外,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三是除了各自探索外,加强总结交流推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省精神卫生工作发展,为实现“健康浙江”战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