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胜利剧院推出“金舞台”五周年 普通戏迷也有机会上台演出了

10.10.2015  08:11

今年5月2日上演《盘妻索妻》时,剧院座无虚席。

1970年,23岁的叶鑫根下放到“杭州阀门厂”,当时和他一起的,还有十几位艺校毕业的越剧演员。这些演员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越剧,在厂区和厂矿演出,其中有部剧叫《红松站》,这是叶鑫根第一次接触越剧。他至今还记得当时看到越剧时的触动,“沉闷的文化生活有了一丝春天的萌动。”从此,叶鑫根成了一个戏迷。

如今已经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退休的叶鑫根,也是浙江胜利剧院成长的见证人,他说:“胜利剧院的成长史,堪称一部浙江现代戏曲艺术和演出场馆演变的兴衰史,是80年来杭城梨园近史的孤证,它为杭城百姓的文化生活作出突出贡献。特别是2010年开始的‘周末戏剧金舞台’,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大舞台。

叶鑫根的本职工作是搞体育的,他拿体育来打比方,“抓戏剧若有抓足球的精神,从娃娃抓起,从年轻人抓起,那么中国传统戏剧也一定会人才辈出,根深叶茂。

胜利剧院的总经理沈振天对此很认同,“传承戏曲,必须从根上抓起,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2010年,胜利剧院推出的“周末戏剧金舞台”文化惠民演出项目,集结优秀的剧团和优秀的剧目,以低票价、高质量的演出,把观众拉回剧院。

今年上半年,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带来的《西厢记》《胭脂》,场场爆满;苏州昆剧院演绎的白先勇版《牡丹亭》,更是一票难求,而且三分之一都是年轻观众。这些都大大出乎沈振天的意料,同时也令他坚信:“好的戏,好的剧目,还是有观众的。

除了专业剧团,“金舞台”也成了普通戏迷的平台。以往只能在西湖边、社区公园或街道活动室清唱交流的票友,终于有机会化上妆、穿上戏服走上专业舞台。为了上“金舞台”,杭州青年越迷剧社复排了三个小时的大戏《红楼梦》,剧社成员葛临镫说:“对于一个完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有经费来源的业余剧社来说,要排演这样一台人物繁多、舞美复杂的越剧经典大戏,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可当站在舞台表演的那一刻,一切都值得。

金舞台”一直提倡“同学带同学,邻居带邻居,家长带子女”,所以当戏迷上台时,底下往往有几十个亲戚和朋友过来捧场,而且很多都是从来不看戏的观众,但是在那一刻,他们马上变身为铁杆粉丝。

从普通观众,到戏迷票友,再到专业剧团,沈振天认为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传承戏曲,要先培育观众,“戏迷只有走上舞台之后,才会知道,如何当一个合格的观众。原来他们可能不了解,舞台上走步到底有多难走,练过以后就知道了。回过头来,他们再去看戏的时候,就不仅是看热闹了,还能看出一点门道。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见习记者 王琼楠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