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市服务业发展稳中有升
前三季度,我市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的引领下,整体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加快,呈现出稳中回升的良好态势。
一、总体运行情况
(一)增幅回升,比重提高。 前三季度,我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51.78亿元,增长8.2%(按可比价计算,下同),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GDP增幅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2.2%,较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详见下图)。
服务业增加值累计增速情况
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25.1%上升到26.1%,提高1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结构继续优化。 从各行业发展情况看,信息软件业依然发展最快,实现增加值552.35亿元,增长26.1%,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7.9个百分点,增幅呈逐季上升的态势,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6.5%,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前三季度增加值分别增长17.8%、8.6%和9.6%,比全市服务业分别高出9.6、0.4和1.4个百分点。
(三)投资总量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8.8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1.4%,同比增长21.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9个百分点。
(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全面推进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建设,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业相关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杭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引擎。从相关产业看,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069.07亿元,增长15.4%,电子商务产业实现增加值368.79亿元,增长31.5%,信息软件产业实现增加值596.41亿元,增长17.4%,分别高于全市GDP增速7.4、23.5和9.4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情况
信息软件等服务企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信息软件、交通运输、租赁商务、科学研究、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实现营业收入合计2669.3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利润494.09亿元,同比增长8.1%。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2.92亿元,增长14.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717.1亿元,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3.92亿元,分别增长0.9%和0.1%。
非企业收入平稳增长。 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非企业单位收入合计1174.56亿元,增长9.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势良好。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88.74亿元,增长25.1%,实现利润352.73亿元,增长31.7%;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范围为交通运输、信息软件、租赁商务、科技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367.78亿元,增长19.2%,增幅均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详见下表)。
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服务业行业收入情况
| 营业收入 (亿元) | 增幅(%) | 上半年增幅(%) |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
|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69.45 | 9.7 | 10.7 |
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 | 990.87 | 28.6 | 28.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84.80 | 13.8 | 11.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322.66 | 16.3 | 19.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74.24 | 4.4 | 7.1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9.33 | 24.3 | 25.6 |
教育 | 12.91 | 6.9 | 7.8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6.45 | 18.1 | 18.0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90.39 | 10.2 | 6.2 |
| 收入合计 (亿元) | 增幅(%) | 上半年增幅(%) |
规模以上服务业非企业 |
|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83.5 | -21.1 | -24.1 |
教育 | 257.2 | 17.0 | 19.0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328.89 | 14.1 | 14.8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419.1 | 10.1 | 10.5 |
(一)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9.45亿元,增长9.7%,较上年同期提高8.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8.47亿元,增长36.0%。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7%,比上半年、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8、1.5个百分点。
分行业大类来看,道路运输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8.9亿元,占交通运输业收入总额的53.8%,同比增长11.3%;实现利润23.9亿元,增长45.3%,增幅高于交通运输业整体9.3个百分点。航空运输业由于客运量的增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7%;受益于快递业务增长的带动,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详见下图)。
规上交通运输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情况
(二) 信息软件业持续快速发展。 在天猫、淘宝等行业巨头的带领下,我市信息软件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信息软件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0.87亿元,同比增长28.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23.73亿元,增长29.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见下表)。
前三季度信息软件服务业主要指标对比
行 业 | 营业收入 (亿元) | 利润总额 (亿元) |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 | |||
本期 | 增速(%) | 本期 | 增速(%) | 本期 | 增速(%) | |
信息软件技术服务业 | 990.87 | 28.6 | 323.73 | 29.5 | 125248 | 4.5 |
电信、广播卫星传输 | 162.46 | 5.8 | 44.98 | 2.4 | 22954 | -2.1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462.09 | 41.2 | 238.04 | 36.1 | 22375 | 13.3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 366.32 | 26.4 | 40.70 | 30.4 | 79919 | 4.3 |
(三)商务服务业平稳发展。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4.80亿元,增长13.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1%,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分行业大类看,租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4%、5.6%;商务服务业作为本行业门类的主体,实现营业收入665.07亿元,同比增长13.8%。
(四)科技服务业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2.66亿元,增长16.3%,增幅比上半年、上年同期分别回落3.4、4.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4.14亿元,增长9.1%,增速比上半年、上年同期分别大幅回落41.8、43.2个百分点。分行业大类来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研究和试验发展由于业务量不足,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5%。
(五)文化体育娱乐业利润率创新高。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娱乐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39亿元,增长10.2%,实现利润31.35亿元,增长34.3%。营业收入利润率34.7%,比上半年、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4、6.2个百分点。
(六) 公共管理行业收入增速回落。 公共管理行业是我市服务业非企业单位最为集中的行业,前三季度收入合计419.1亿元,增长10.1%,较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支出合计361.88亿元,增长5.1%,较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分行业大类来看,国家机构作为公共管理行业的主体,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了10.2%、5.9%;社会保障机构收入增长10.9%;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收入、支出同比分别增长8.2%、8.6%。
(七)教育行业收支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教育机构收入合计257.2亿元,增长1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9.8个百分点;支出216.3亿元,增长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
(八)卫生行业收支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卫生和社会工作机构收入合计328.89亿元,增长14.1%,较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支出307.02亿元,增长13.4%,较上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一)大力改善投资结构。 我市服务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前三季度投资占服务业投资总额的69.6%。信息软件、租赁商务、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行业合计投资额占比仅为4.7%,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体娱乐、公共管理等行业合计投资额占比也仅为4.6%。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服务业均衡发展,一是改善投资结构势在必行,加大对新兴行业的投资力度和项目引进力度。二是深化文化、卫生、生态环境保护、养老服务等行业体制改革步伐,积极建立市场机制并探索产业化发展道路。
(二)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成本上升较快是不少服务业企业面临的困难。从规上服务业企业来看,科技服务业、水利环境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的营业成本增速均不同程度超过收入增速且趋向于常态化,给企业日常经营带来很大压力。为此,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一是推动服务业企业主辅分离,通过服务外包,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聚。二是对部分行业的员工培训进行政策补贴,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三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监管为主,审批为辅,降低企业行政服务成本。
(三)提升企业发展信心。 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企业管理服务业企业(如集团总部、投资公司等)营业收入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投资收益同比下降47.1%。部分企业在经营上执行收缩战略,显现出企业发展信心的不足。为提升企业发展信心,一是引导与鼓励企业对前景看好的行业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业务范围,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二是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推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