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制造”放上云端 青山湖科技城打出了一张漂亮的牌

04.01.2017  11:32

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杭州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这其中,特色小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杭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年伊始,商报记者再次走进这些小镇,与大家共享小镇的发展成果,展望小镇的美好未来。

今天,我们去的是临安云制造小镇。临安青山绿水,环境宜人,在这里用智能制造的抓手把杭州乃至浙江的制造业重新带动起来,青山湖科技城打出了一张漂亮的牌——建设云制造小镇。从2015年开始,云制造小镇渐渐成形,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脚步变得更加坚定——要把小镇打造成浙江智能制造的示范区和先行区,让制造企业愿意到小镇来,在这儿他们能看到数字化、智能化这些制造业该有的样子。

真正的云制造要求是相当高的,而现在更多的智能制造只停留在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初级阶段。云制造小镇是如何培育真正的云制造产业的?

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主任沈慧说,云制造是一种生产方式,云制造小镇建设就是要推进生产方式变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大力引进云制造研发高端人才、高端项目,加快云制造技术研发,特别是应用型研发。二是引进培育一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从不同环节服务企业实施智能制造项目,既要有提供软件集成服务的,也要有提供硬件支撑服务的;既要有提供公共平台服务的,也要有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三是在不同领域、不同环节推进一批示范性项目建设,以点带面,加快发展。

云制造小镇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要给临安不同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建一批示范工厂。除了示范工厂,小镇还带动企业建设示范车间,依靠自身的力量逐步进行智能化改造。这项工作目前进展情况如何以及有何长远规划?

沈慧说,云制造小镇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较长时间,三年行动计划是我们在前两年创建工作基础上,深入推进创建工作的具体行动纲领。计划将于2017年全面启动,我们力争尽快建成若干个能够代表和引领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的样板项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深入推进。

让研究院和产业结合起来,实现科技成果真正落地转化,小镇在这方面还将做哪些工作?

沈慧说,云制造小镇处于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青山湖科技城,目前已经有46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创新载体,这里也已经有46家国家高新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才能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目前,这里已经是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作为政府,我们主要做三件事:一是给政策,就是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二是搭平台,就是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学研信息对接平台,比如线上我们有一个微沙龙,协同创新的各方都在里面,有什么成果、有什么技术需求,很快就能共享信息;线下定期举行专题对接活动。三是拓影响,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将院所科研方向、成果对外发布,促进成果交易。

目前,小镇内科研院所与省内外企业达成了近百件合作意向,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物联网研究所与杭叉集团合作开发了“云叉车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叉车入库、盘点、出库的智能化就是其中一例。其他一些龙头企业也都与高校或科研院所有着合作关系,协同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效果也持续体现。我们相信,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一座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小镇一定会展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记者 孙寅乔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