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改革开路 中国经济新增长点逐渐显现
2015年首季,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挑战严峻。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增长点正在出现,成长壮大,将逐渐支撑起中国经济天平的另一端。
转型阵痛 新旧增长动力转换拉锯
目前一季度宏观数据尚未全部公布。但从前两个月看,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相比去年全年继续回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至去年以来最低值;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2%。
种种迹象表明,制造业和房地产等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领域呈现乏力态势。但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增长动力正逐渐显现。
年初,西南首批京东县级服务中心在四川安岳县、仪陇县开业。京东正在建立“县级服务中心”等乡村代理点,今年的目标是服务覆盖数万个村庄。另一家知名电商阿里集团也已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战略,未来三至五年将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在中国电商蓬勃发展的热潮中,农村电商迎来新“风口”。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在去年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1.2%的基础上,今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高达47.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近3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升级正在加快。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前两个月服务业生产指数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0.6个百分点。在整个工业中,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新常态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新旧增长点拉锯式交替。”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旧增长点呈波动式下降,与新增长点不断波动式的上升,为宏观经济增长带来转型阵痛。
机会涌现 经济蕴藏巨大纵深空间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通过加大投入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去年和今年我国已累计投资9200多亿元开展国土生态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和清洁水工程。
在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同时,低碳、环保、绿色经济正迎来历史性机遇,并提供巨大投资机会。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5,仍有7000多万人口需要脱贫,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异巨大。“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些‘短板’,中国经济向更加绿色、高效转变,百姓消费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新趋势,为我国经济战略转型提供了纵深空间。”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说。
如今,新的投资机会正在涌现。去年以来,国家以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引领,在拉动社会投资的同时,着力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短板”。
“支撑经济平稳发展的动力依然充足。”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目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正处于交融发展、形成共振的战略机遇期;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内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将更好地推动沿线国家的资源和市场与国内资源和市场充分整合。
创新改革 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生产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必然成为决定企业、产业对新常态的适应能力,进而决定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关键因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
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常态下,我国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只有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创新驱动,尤其需要以改革开路。两年来,我国共取消和下放7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实施以来,新注册企业数量呈“井喷式爆发”,市场活力充分释放。今年2月,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91.13%,其中私营企业和第三产业新登记注册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接近翻番。
此外,投融资改革,税收、流通体制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打开新兴产业发展闸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挑战仍然严峻,形势依旧复杂,但希望就在挑战中蕴藏。随着全面深化改革逐步从顶层设计进入实质推进,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将大大增强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进一步打开,创新驱动引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