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北京市朝阳区“CBD—定福庄”一带,因集聚大量文化、传媒企业而被视为一条文化产业富矿带。2014年7月,文化部、北京市在此共同启动建设了国内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成为部市合作的创新典范。如今,两年过去,实验区不仅呈上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发展数据,更颁布了富有新意和含金量的“政策十五条”,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成为这条文化产业富矿带的新关键词。
9月6日、9日,包括一个主论坛和两个分项活动的2016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高端峰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峰会在“创新 融合 协同”主题下,围绕实验区两年来的发展,进一步就全面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进行探讨与交流,为全国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探索经验。
部市战略合作“一号工程”
2014年初,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文化部和北京市决定采取部市战略合作方式,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同年7月31日,文化部正式复函北京市政府,同意共同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12月15日,实验区揭牌暨建设发展研讨会在朝阳规划艺术馆举行,标志着实验区从前期研究、论证、筹备阶段正式进入规划建设阶段。
这个以“CBD—定福庄”一带为核心承载区、行政区域面积78平方公里的实验区,被纳入文化部和北京市签署的《推动首都文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部市战略合作的“一号工程”,成立了实验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由文化部、北京市主管领导任组长,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北京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以及朝阳区委、区政府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负责审议并统筹协调解决实验区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2015年8月,文创实验区管委会正式成立,具体负责推进实验区规划建设、政策研究实施、重点项目落地、重点活动开展等管理服务工作。
两年来,实验区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果: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1449.3亿元,2016年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639.5亿元;截至目前,在实验区登记注册的文化企业(单位)30408家;高端资源集聚效应和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已建成项目37个,2015年积极推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了齿轮场品牌创业文化园、红庄·国际文化保税创新园等10个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目前实验区拥有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莱锦创意产业园、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等50余个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实现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集群优化的双向提升,形成了“一区多园”的空间发展格局。
“政策十五条”:促文创实验区升级发展
在9月6日举办的2016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高端峰会主论坛上,“国家文创实验区”APP正式上线。据介绍,这款APP为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而量身打造,集成了政策资讯、工作动态、文化金融和空间资源等模块功能,文化企业可自主发布融资需求、金融产品、空间需求等相关信息,实现线上约谈。
如果说,这款接地气的应用工具是从微观层面具体服务企业,那么,同日发布的“政策十五条”则是从宏观战略层面推进实验区升级发展。
“一年多来,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自贸区、天津滨海新区等的相关产业政策,系统梳理目前国家、北京市以及区级层面现有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促进政策,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实验区的发展特点以及政策创新要求,集中推出‘政策十五条’。”实验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系列政策目标指向文创产业高端化发展,高水平建设连接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现代都市景观与产业融合发展廊道”,进一步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政策十五条”涵盖品牌提升、信用体系、文化贸易、文化消费、文化保税、旗舰企业、精品园区、风投奖励、上市融资、孵化创新、外资准入、高端人才、服务平台、知识产权、登记服务15个领域,能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文化企业提供分众式、精细化服务。例如,针对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好的中小企业,实验区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对新获得国家部委或北京市有关部门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众创空间、创客空间等创新平台,一次性奖励100万元或50万元;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稳定经营的企业,纳入信用服务体系,通过“蜂鸟计划”等对其融资给予贴保贴息支持,根据企业信用等级,给予30%至70%的贷款贴息支持;对实验区认定的“蜂鸟企业”,对其发行企业债以及其他利用新型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的,给予企业按票面利率计算的社会筹资利息30%的补贴;对境内外新上市文化企业,根据上市不同阶段给予总额不超过350万元的奖励,给予新三板挂牌成功的文化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实验区作为文化部、北京市战略合作框架中的文化产业政策“试验田”,此次推出的“政策十五条”凸显了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这些政策将进一步激发文化市场活力,吸引优质要素资源,为文创实验区“高精尖”发展提供服务。
六大领域改革创新,实施八大行动计划
今年推出“政策十五条”,可视为实验区“十三五”规划的“开头炮”。据了解,为做好文创实验区顶层设计,科学引导实验区规划建设,实验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正在研究编制“十三五”时期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规划。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实验区将采取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按照部市合作的要求,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发展模式六大领域改革创新,打造以文化传媒、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文化贸易、休闲娱乐为支撑的高端产业体系,构建 “高精尖”文化产业结构。实施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大提升工程”,加快实验区产城融合发展,着力完善实验区内公共文化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实验区综合服务效能,实现产、城、人三者良性互动。实施“八大行动计划”,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动、“数字实验区”建设行动、信用评价体系构建行动、“蜂鸟计划”助飞行动、高端智库建设行动 、“文化定福庄”品牌提升行动、“百名精英”高端人才培养行动、“国内外知名文化园区”协作发展行动。
“力争到2020年,实现核心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年收入超过3000亿元。将实验区逐步建设成为全国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区,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首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作出贡献。”实验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