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关键在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12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更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此前一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决定,再将新一批23项改革举措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更大力度激活创新资源、激励创新活动,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毋庸置疑,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则要大力培育营造好的创新生态,形成创新驱动发展强大合力,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决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但与世界科技强国比,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仍待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可以说,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等软件保障。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至关重要,并把科技创新目标瞄准战略性、前瞻性基础领域,已经有不少地方将科技研发强度等内容纳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这意味着新的创新矩阵正加速形成,创新红利有望密集释放。笔者认为,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主体创新活力,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良好的创新生态需要激发企业主体的“内生”活力。创新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是抢占商机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宝。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赢得比较优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自信,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力的作用。
其次,良好的创新生态需要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沃土”。尽管我国人均专利数量有所上升,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仍然突出。这与产学研三阶段之间信息不对称、连接不畅,科技成果转化对提高科研人员收益作用不大,专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息息相关。因此,应聚焦产业导向和地方发展实际,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与活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再次,知识产权保护也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的关键一环。实践证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为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更好地凝聚创新力量,助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展开了一系列具体行动。其中,国家发改委等38个部委日前联合签署《关于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包括重复专利侵权行为、不依法执行行为等在内的六大类行为将被认定为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行为,并面临跨部门联合惩戒。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应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契机,以营造好的创新生态为抓手,破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促进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全面激发创新潜能,让创新成为动能转换的“核心引擎”,从而实现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作者:李佳鹏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