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能单靠论文

07.03.2015  12:09

  #!diantou!#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之一,并被李克强总理列为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双引擎”之一。昨天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许多代表都谈到了科研评价标准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间的差距,许多人甚至言辞激烈。

  年近八旬的人大代表钟南山指出,中国有320万的科技研发人员,人数占世界第一,科技论文数量是世界第二,申请专利、授权等数量也是世界第二,“但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却只排在世界第19位,而且由科技研究转化为成果的,初步统计仅占10%。”科技创新能力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间,成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问题出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论文至上”的评判标准上。就像高考升学率对高中办学质量的评判一样,高校和科研机构把论文当成了唯一标准,并将其与评职称、待遇、投入等挂钩。指挥棒往哪里指,劲就往哪里使。论文自然是发得越多越好,级别也是越高越好,国内的杂志都看不上眼了,SCI也渐渐不入法眼了,不是NATURE、SCIENCE这样的顶级杂志,都不好意思跟人说发过论文。

  但是这样任性真的好吗?钟南山认为,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顶多是一个创意,必须要产生效益之后才算创新。“绝大多数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一开始也并非是什么高水平的论文,而是经过十数年甚至更久的实践,其提出的观点取得了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后才获奖。”以论文来排名,只会对创新产生阻碍。

  因为实践的时间太长也太艰苦,哪里有发一篇论文来得轻松?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评判标准,不仅会造成大量的科研创新能力浪费,还会使得创新缺乏实践的方向,沦为自言自语自娱自乐的智力游戏。欧洲中世纪的学者,将精力浪费到“一根针尖能站几个天使”这样无聊的问题上,著作等身;而中国的士大夫们,皓首穷经于八股之中,不曾抬头看一眼世界,最终错失的是整个文明的发展机遇。

  更遭糕的是,高校也把论文当成衡量的最高标准。“现在教书教得再好、看病看得再好,没有论文写得好重要”,“有了论文、项目,就有了经费,对单位、个人来说都是名利双收,否则就是白辛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坦言,不少单位盲目偏重论文、项目,甚至直接用现金奖励刺激。年终考核的时候,论文盖过了“三尺讲坛”、盖过了“无影灯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在高校。即使是乔布斯、比尔·盖茨这样创业创新成功的大人物,也都是在高校的池子里泡过几天课堂,喝过几口墨水的。高校的本质应当是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却用论文这一似是而非的“科研成果”来代替教学评价。没有论文就评不了职称,没有职称就拿不到项目,没有项目就发不了论文,所以穷者恒穷,论文至上已经绑架了高等教育,也绑架了整个高校队伍。

  不是说论文不重要,高水平、有突破性和影响力的论文依然是我们所缺失的。然而他们都消失在大量一般性的论文之中,人都是有惰性的,能躺着决不坐着。能靠简单粗制的论文就能获得职称、奖励,拿到项目,为什么要花力气去做“板凳一坐十年冷”的硬功夫,那样太不合算。

  创业者必然需要创新,小到开一个小饭馆,或者做一款APP,大到制造飞机汽车,运营大型网站,都需要找准用户的“痛点”,创新产品和服务,创业才有可能成功。而创新是否成功,也就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在钟南山看来,创新的含义应该是发明、发现,是通过努力最终转化为成果,而且这个成果要能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只有走完这个过程,才能称为创新。所以,创新不能只靠论文,应该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