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凤”先“筑巢” “创客”居无忧——温州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创新

16.10.2015  17:22

创客”现如今是个热门词汇,代表着一个酷爱科技、热衷动手实践、以分享技术和交流思想为乐的群体,是实现创意与梦想的发明者和创造者。而“众创空间”则是为“创客”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引凤”先“筑巢”,近年来,温州市大力探索打造众创空间,通过营造舒心优越的创业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和人才,让温州制造变身“智造”。

给予政策金融扶持 给创客搭建圆梦舞台

如今,电梯安全已成为全民话题,突发事故不时见诸报端。就在前不久,温州墨熵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出 “电梯物联设备与云平台系统”,可实时监测电梯开关、上下行、平层、检修、温度和电源等运行状态,有异常迹象会第一时间通过APP等平台反馈到管理部门和现场操作人员。该系统是对传统电梯管理方式的突破,公司软件技术总监吴泉焱介绍,目前市场需求很大,公司打算首先在温州推广使用。

这家企业是由多位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的博士创办,作为一个新型的创客团队,他们扎根在梦创汇((鹿城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采用实时智能传感监测、大数据分析和智慧专家决策等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研发出这个“电梯物联设备与云平台系统”。

梦创汇,是温州市鹿城区科技局在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创办的一家“众创空间”,这样的创业故事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上演。梦创汇给创客们搭建起圆梦的舞台,是温州众创空间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你能看到高新科技发展趋势,看到新的创客产业及产品,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创新冲击。

据初步统计,目前该市共有20个集合创客、大学生创业、互联网+、众创空间、融资融智、产业基金为一体的新型“众创空间”正加快建设,场地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吸纳“互联网+”、文创、科技、电商、新媒体、人力资源等行业1000多个创业团队和小微企业入驻。同时为扶持创业团队发展,该市组织100余名来自全市各行业的领头人与高新技术人才组成创新“创业导师团”为创客提供指导。除了提供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全要素综合服务,配备较为齐全的工具机床及各种开源硬件器材外,众创空间还提供免费的工商注册税务代理,免费的创新创业培训等服务。

在温州,市政府还为创客们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一是推广应用创新券,推进科技服务创业创新活动;二是建立“温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用于参股建立科技创投子基金,扶持温州高新技术发展;然后加强科技信贷试点工作,目前科技保证保险贷款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放款,2家企业已经放款370万元。三是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先后与华瓯创投、申万宏源、英菲尼迪等创投机构合作,帮助温州企业拓展资本市场渠道,与上海信隆行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温州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探索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为了让更多的创业者实现初创时期的低成本创业,温州各家众创空间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优惠条件。国智9号“乐创汇”拥有80余个工位和7个独立办公室,结合创业咖啡、创新工场、项目路演,并每年举办创业项目大赛等活动。“单个工位只要300元工位费+300元服务费,且初创前期3个月免费。如果你的项目、团队足够优秀,还可以享受免费入驻优惠。”乐创汇负责人介绍,除此之外,互联网企业初创周期为3-6个月,如果入驻团队能在6个月内成功注册公司并孵化成功,或获得天使融资、A轮融资,还可以申请退还租金。“我们鼓励那些有潜力、适合在众创空间落户的创客,比如从事电子商务、软件设计、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动漫设计等相关领域的。

打造资源集散平台 让众创空间得以持续发展

近年来,温州的众创空间从模仿到创新,已初具成效。目前,市区冠名“众创空间”的各类物理平台比较多,包括各类孵化器、电商产业园、创意产业园和高校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其中比较典型的众创空间有10家,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左右,入住创业团队305家。

这些众创空间在营运模式方面呈现多样化,有梦创汇这样的政府主导模式,也有类似于瓯海娄桥的“温州众创空间”的社区众创模式;有源大创业园众创园区、国智9号乐创汇、红连薪火工坊等由运营商运作模式,也有森马新产业孵化基地这样以企业为依托的平台模式。除此之外,还有院校众创模式和物业模式。

然而无论属于哪种模式,众创空间在初期的投入都相当大,目前也多以收取低额租金再辅以多元服务的半公益形式出现。如何维持公益开放和营利模式的平衡?如何保障可持续发展?温州市科技局局长徐顺东认为,温州“众创空间”需要打造一个集聚和输出创新资源的新模式,在竞争中抢占前沿,争取主动。“温州的‘众创空间’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平台,而是是创业‘种子’、创业‘土壤’‘阳光雨露’和创业文化等的系统集成。我们现在努力做的,就是要构建一个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大的复合生态系统,从而促使各类创业创新要素共生互助、聚合裂变,释放更大的能量,让温州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再创辉煌。

2011年,定位于创业孵化的We+社区源大创业园正式成立。这家众创空间由温州源大创业服务有限公司运作,2.2万平方米的园区为创客们提供了从苗圃、孵化到成长的一站式创业服务,并设立启航创业天使基金,资助有潜力的创业项目落地发芽。除此之外,创业园专门成立了源大创业学院,汇集了企业家、专家学者、职业培训师等70多人导师团队,每周举办2-3次创业主题沙龙。“导师团队不仅能指导初创期的企业解决注册、工商、税务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还能在创业者感到困惑、迷茫时,及时提供建议或点拨。”创业园负责人介绍,建设导师制度、天使基金和创业文化等等,营造的是一个活跃而完整的创业生态链条。

创业链的构建,不仅为更好地吸引创客,引进项目,同时也利于将“众创空间”打造为集散创新资源的新平台。温州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就是一个政府创办的大型“众创空间”,又名温州创客梦工场,位于人民东路国信大厦三、四层,目前,已有10多家重大项目和团队正式入驻。创客咖啡和创业工场将于今年10月正式向广大创客开放,提供交流和办公空间。区别于其他模式,服务中心还有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的功能和要求,在创源集聚和输出层面与其他“众创空间”形成互动,形成“众创空间”一盘大棋,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这个服务中心不仅要发挥政府优势把国内外的创新资源向温州集聚,同时公益发展、市场化运营,不断注入活力,促进资源的流动和优势互补,更好地解决创新资源的集聚与重新分配的问题。我们计划将其打造为全市大众创业、科技创新的样板工程。”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温州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