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冠军创办俱乐部改当老板 亲自给学员拉伸
做陪练亲自帮学员拉伸
晚上7点,龙潭湖体育馆乒乓球场地,“炎上乒乓”俱乐部准时开课,郭焱此时已提前到达,“北京队的训练晚上6点多结束,我就直接过来了,晚饭是在路上解决的。”
当晚,郭焱带的3名小队员是有一定训练基础、准备进专业队的,教学重点就是帮他们抓细节,强化基本功。热身完毕,她亲自上阵,挨个跟学员练习正手和反手攻球,打多球,就像在北京队带队员训练一样。“拉球一定要侧身啊,靠核心带动手臂,不然力发不出来,回的球质量怎么能好呢?”看到学员有不到位的动作,郭焱会停下来讲解、示范,甚至手把手告诉学员动作要领。下课后,她还亲自帮学员拉伸。其中两名小学生她尚且能对付,另外一名上初中的学员身高体重都大于郭焱,她边拉伸边笑了:“你要是再长,我可真拉不动你了。”
做教练待人接物很耐心
郭焱的俱乐部实行上课预约制,根据学员约课的情况定教练的课表,郭焱除了一对一辅导,主要负责上人数多的“大课”。记者去探营的当晚,还有基础班的小学员在上课。在自己球员喝水休息的间隙,郭焱还会观察旁边球台学员的学习进展,不时补充几句。
晚上8点半,一天的课程全部结束,她也不着急离开。几名小学员家长上前交流,她也耐心地一一解答他们的疑惑。
10岁的小男孩魏嘉鸣嚷着要学球,爸妈就慕名而来。按理说起步算晚,家长表达了进步慢的顾虑,郭焱说:“我觉得他悟性不错,没问题,一定能跟上。”小嘉鸣不算是活泼的孩子,教练教球,他大部分时间在听,然后自己揣摩。下课后,郭焱特意走过去,摸着小嘉鸣的头说:“有什么不懂的一定要当场问。”她还告诉嘉鸣妈妈,“等他越打越好,男孩子身上的坚韧、勇敢就会慢慢被激发出来。”
做HR招聘面试自己谈
随着学员越来越多,郭焱和团队也在充实教练队伍,当天,有一位教练从燕郊来试课。下课后,郭焱与这位教练进行了沟通。“看他的履历,也是带基础班居多,教小朋友很有耐心。我需要了解他的想法,时间上的安排,待遇上的要求,还有对未来有什么规划。”记者称赞她越来越进入角色,郭焱笑了笑:“可不是嘛,因为刚开始涉及这方面,虽然师资、团队甚至招生方面可以通过我的影响力做起来,但后期经营上还是没什么经验。我的原则是打造一个大家庭,教练教球开心,学员也能学到东西。”
郭焱坦言,现在忙着两份事业,比当运动员的时候还累,但觉得很开心。“在这里(俱乐部)教球肯定跟在北京队不一样,这是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做老板形容自己“接地气”
晚上9点多,工作人员把场地收拾好,郭焱一天的工作也即将结束。边走出球馆,她还在与担任俱乐部主教练的前国手周芳芳和负责市场推广的刘宁讨论工作计划。
运动员时期,郭焱给外界的印象是酷酷的。转型之后,她自己笑言,很多时候都忘了自己是世界冠军。“当运动员的时候,没有时间和精力接触圈子外面的人。但打球确实积累了很多经验,退役以后开始带队员,我觉得挺顺手的。就算和小朋友在一起,哪怕把最基本的动作一遍遍去给他们纠正,也不会觉得没有耐心。”郭焱认为,“无论在北京队带小队员还是教爱好者,我都是在分享,很多时候他们都不把我当成世界冠军,因为大家没有距离感。有一个词叫接地气,其实形容我还是挺贴切的。”
记者手记
乐于分享是最可贵的品质
这次见到郭焱,跟运动员时期是不一样的状态,整个人更加放松。听她侃侃谈着自己的俱乐部,看她满脸笑容与大小学员们聊球,可以感受得到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心中是怎样的充实。
聊天时,说起首钢主帅闵鹿蕾指导觉得在自己的篮球训练营里教小朋友更快乐时,郭焱很赞同,“专业队毕竟有成绩的压力,当队员达不到教练要求,难免着急上火;在俱乐部就没有这方面顾虑,教和学都是享受的状态。”享受状态下的郭焱展现出了“接地气”的一面,世界冠军的名气在外,但与学员和孩子家长在一起,真的是“零距离”。
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到“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产业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郭焱算是“吃螃蟹的人”,而且颇有收获。她说,在筹备阶段,由于运动员时期建立的影响力,教练招募有了很大选择空间,招生也进展顺利。像郭焱这样高水平的退役运动员,拥有的不仅是顶尖的竞技水平,更积累了人脉和影响力等无形的财富。最可贵的是,他们乐于与大众分享。
国家队确实是个优质平台,而回到基层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郭焱就是创业的受益者。体育产业像块刚出炉的大蛋糕,正等着像郭焱一样的人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