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铭:价值引领是高效课堂灵魂

04.05.2016  23:50
  刘长铭 北京四中校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生活与人生
  教育价值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认为,是生活,是人生。生活不仅是教育过程,也是教育价值的终极指向。我们说教育要以人为本,就是说教育要全面关注人的生活。人类创造科学、技术、艺术和宗教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人类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和种族更好地延续。如果人类创造科学技术和发展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些,如果人类没有把聪明才智用于增进生活的幸福美好,那就说明人类社会出了问题。这绝不是人类发展的主线和主流。同样,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去关注人的生活,那就说明教育出了问题。在我看来,这样的教育将会把人类社会引向危险的未来。
  教育不应当仅仅是生存技能的训练,它的宗旨和使命应当是引导和教会人们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追求高贵的生活,追求有质量的生活,追求有价值的生活,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这里所谈的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等。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将人训练成为工具或机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如果教育背离了这样的目的、宗旨和使命,就意味着教育的价值发生了扭曲。
  无数人的生活经历和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教育的价值一旦被扭曲,将会给人类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所以十几年前,北京四中明确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总目标,这个目标表述为“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和科学的理性,不断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融通能力”。其中,人文教育是通过学习与人文有关的各类课程及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式,使学生具有深情而广博的人文情怀,形成对生命、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自然的正确的情感与态度,从而形成善良的人性。
  40年前,在我刚刚做教师的时候,我国人均GDP仅数百元人民币。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有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贫困,人们的生活从开始追求温饱到追求生活的质量,再到追求生活的意义。然而就基础教育来讲,与40年经济发展、生活提高和社会进步的相比,我们课程设置的科目类别和结构却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的教育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吗?我们的教育能够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吗?我们是否应当冷静地思考和研究,在人均GDP提高了上百倍、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以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少同行都曾考察过国外教育。我们通过考察和比较后知道,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的学校,尽管课程设置的科目种类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他们的课程中,人文、艺术、体育和社会学内容的实际比重比我们大得多,而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人数比例也比我们大得多。这是为什么?我想这反映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人们生活需求产生的影响。我们要承认,人文情怀、艺术修养和身心健康等等,是决定和衡量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社会的进步要求教育不仅要培养能工作的人,还要培养会生活的人。我们说一个人会生活,是指一个人不仅会享受物质生活的快乐,同时懂得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懂得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当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具有这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目标追求的时候,人类社会就会发展进步,人类社会才能文明和谐。所以,我们认为教育价值的终极目标指向是人,是人的生命,是人的生活。
   教育价值体系构建优先于课程教材
   教育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行为模式的转变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教师的行为模式发生转变,教育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近期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仅要使学生在学科知识与能力上达到优秀标准,还应当体现对学生的终身关怀。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归根结底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正确对待职业、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人生。以北京四中为例,我们构建了以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公民教育和生命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教育价值体系,这四个领域相互交织,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每个领域又分为四个层面,即技能认知、情感态度、精神信仰和终极价值。这个价值体系是粗略的,是不完整的,是不全面的,但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重大的生活命题或教育问题。如:正确理解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家庭等,正确理解成功、幸福、伦理、羞耻以及不幸、苦难、挫折、死亡等等,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热情、豁达的生活观和事业观,形成淡定、坦荡、崇高的心灵。我们应当将这些教育价值和内容渗透到学科课程之中,尤其要结合人文课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人性、理性、崇高、自觉、使命等精神境界与追求,理解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我们之所以构建教育价值体系,而不是构建课程、编写教材,缘于我们对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以往我们固有的思维习惯是学科分类模式。我们常认为,要进行什么教育,就要有什么样的课程和教材与之对应,就要安排出专用的时间。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这种学科分立的教育方式是低效的,往往不能使我们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生活教育、生命教育、职业教育、公民教育都是如此。从来就没有脱离教育的纯粹的知识教学和活动,也从来没有不依赖于知识与能力的教学活动的教育。我们构建价值体系的目的是提倡融通式的教育,也就是要将教育的元素作为一种价值体现和渗透到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活动当中。这样的教育才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离不开价值判断
   许多人有这样的担忧:在现在这样严峻的考试压力下,教师还有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中体现这些价值吗?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兼顾这些价值,会不会占用教学的时间而影响考试的成绩?其实这是对教育规律的误解。将重要的教育价值元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不是要刻意增加贴标签式的说教内容,也不需要专门占用教学时间,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根据教学的知识性内容,自觉地将这些价值元素渗透到教学当中,做到文以载道、教育无痕、润物无声。毫无疑问,这是对教育者教育观念和教学技能的更高的要求。
  当我们真正认真思考教育的价值以后,当我们真正自觉地将这些价值元素渗透到我们的教学当中的时候,我们就会得到不一样的课堂,得到不一样的教育,得到不一样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并没有增加时间成本,也不会影响考试成绩。在我看来,这就是有效的教育和教学。
  对教育价值的关注,使我们对课堂的教学效率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近年来,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五花八门。我时常想,我们今天所做的各种实践和探索,总结出的各种经验、理论、理念、思想、原则、观念等,有多少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考验呢?30年后、50年后、100年后,我们的后辈教育者会怎样评价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他们认为我们今天提出的各种经验、理论、理念、思想、原则、观念有价值吗?
  对学校来讲,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对教师来讲,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或教学过程最为重要。我常以为,教什么、学什么不是最重要的。在今天的技术环境下,知识的获得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学校和教师。而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同样的知识,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出的学生特点会完全不同。今天,脑神经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伴随着学习行为的发生,人的脑神经结构会发生剧烈变化,或者说,学习的过程就是构建脑神经结构的过程。学习方式和过程决定了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脑神经结构,而脑神经结构是产生思维方法的物质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神经结构决定思维方式。如果我们接受了这样的理论,我们就必须承认这样的推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能使学生变得聪明,学生很有可能被我们越教越笨。所谓的聪明或者愚笨,是指人的思维方法能否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的需要。
  究竟什么是高效的课堂和有效的教学?高效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有效的课就是好课,好课就是使学生变得聪明的课……如此推想,这就产生了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多年来,我们总是被教学的表面形式所困扰:“满堂灌”的课不是好课,那么,“满堂问”的课是不是好课?“满堂练”的课是不是好课?“满堂动(学生活动)”的课是不是好课?“满堂学生讨论”的课是不是好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课是好课,一根粉笔上下来的课是不是好课?学生热热闹闹的课是不是充满了启发?教师娓娓道来的“一言堂”是不是就没有启发?等等。其实,教无定法。多年来,用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来评判课堂教学,人们从来就没有达成过统一的认识。如果我们抛开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从对教育价值元素的考量上来评判课堂教学,也许我们更容易得出评价的标准,形成统一的认识。既然教育价值最终是指向生活,那么我们可以说,对人未来生活有意义的教学就是好的教学,这样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所以,高效课堂不是指单位时间完成了多少学习任务,而是要看教师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关注了学生的生活,要看教师今天的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多长的过程中具有意义。
  高效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喜欢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仅要教知识,教方法,还要关注生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只有联系生活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是学习兴趣和动力的重要源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一定是他或她认为有用的知识。这里所谓的“有用”,绝不仅仅是迎合考试的要求,而是学生认为这些知识与他或她的生活密切相关。仅仅把学知识与考试挂钩是一种价值迷失,这样的教学很快就会让学生厌烦。
  价值引领而非考试导向的教学,会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热情。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了解知识在改变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来创造和改变世界的欲望和冲动,以此来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样产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坚实的基础,而不仅仅是口号。价值引导的教学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胜过空洞的说教。
   教育价值元素要靠教师落实到课堂
   教学要提升人的境界。有境界的教师不会就事论事,不会就知识讲知识,不会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境界的课堂教学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超凡脱俗,从而在情感上对教师产生一个从依赖、到依恋再到崇拜的过程,这就是“亲其师”的过程。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眼中是神圣的,是富有魅力的。这样的教师的课堂会更加有效和高效。教师职业成功与幸福的主要标志就是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崇拜。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理解始于教师的教法和教态。一节好课展现的不仅是教师的口才和处理教材的技巧,还有教师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我们认为后者更为重要。一个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是赋予了教师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观的课堂,是充满了热情、激动、憧憬、情感激荡和心灵互动的课堂,是将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特定的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取决于教师怎样理解教育规律和教育价值。
  实事求是地说,教师不会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全面体现价值体系中的所有元素,我们也坚决反对贴标签式的生硬虚假的课堂说教。我们提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和体现价值体系中的某些元素。这就如同烹饪美食,我们不可能将全国各地风味美食的味道融于一道菜肴当中。教师在一节课上体现什么教育价值元素,这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取决于教师对价值体系内容的把握,取决于教师的生活经验、人生感悟、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取决于教师对人的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关注。这样的教育才是润物无声、不留痕迹的教育。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技术手段的发展无疑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巨大变化。我曾聆听过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讲座,聆听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技术会给教育带来怎样的变化。坦率地讲,这些变化是巨大而深刻的,它会深刻地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但我认为,用技术取代教师,确切地说,是用技术来取代我们所理解的关于人的教育,这还是一个“遥远的传说”。我们要认识到,技术丰富了呈现知识的形式和方法,所以,那种“传声筒型”和“复读机型”的教师会越来越无法赢得学生的信任和青睐。只有那些对知识有独立见解与领悟的教师,那些能给知识赋予生命色彩与活力的教师,那些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分享生活感悟和阐释生活意义的教师,那些不断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向往与自信的教师,那些对未来社会和人生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崇拜。赢得学生的崇拜是教育者成功的标志和幸福的源泉。技术无法弥补教师的浅薄与平庸,它会给教师带来更大的挑战。(刘长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