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老人踏上人生最后一趟列车 逼50岁儿子作出最艰难的“抉择”
“2016年1月12日16时40分,D2222次列车宜昌东站开出,接到16号车厢乘务员报称:车厢里有一位老人身体不舒服,随后会同列车长赶到现场……”
这是一份真实的乘警执勤报告的开头。写这份报告的乘警名叫肖健,报告中提到的那个时间,D2222次动车正在穿越恩施大峡谷附近山区的一条长隧道。
隧道内气压偏低,16号车厢靠后位置的一位老太太呼吸急促了起来。肖健得知这一情况后,赶到了16号车厢。
之后那一路,肖健或许会毕生难忘……
枯叶 想回家的耄耋老太
老太太姓龚,95岁高龄,四川内江资中县人,穿着一身黑色羽绒服,眼窝、脸颊都已深陷。
龚老太的女儿女婿生活在杭州,她在杭州住了近一年。那天早上7点半,从老家赶来杭州的小儿子和她一起,在杭州东站上了去成都的列车。
杭州到成都目前还没通高铁,D2222次列车是杭州到成都最快的一趟车,发车时间也最早。按照行程,14小时29分钟后,龚老太就能到达成都东站。
龚老太的儿子姓罗,也已50岁了。上车时,老罗就和肖健打过照面,两人还聊了几句。“妈妈突然说要回去,她身体不好,我们都不同意,但她铁了心了。”老罗说,自己在四川一家国企工作,兄弟姐妹个个比他强,“除了我,都很争气,都是名牌大学生。”说完,穿着皮衣、梳着背头的老罗笑了。
老罗给自己和老母亲买了一等座的车票,这么长的车程,他想让老人家尽量坐得舒适一些。
老罗想得也周到,苹果、橘子、牛奶,都给母亲备下了。午饭时,肖健巡逻路过老罗身边,还听见龚老太说要老罗剥橘子给她吃,老罗很顺从地照办了。
飘零 儿子两次拒绝送医
本来母慈子孝的回乡之旅,在从杭州出发近8小时后,出了变故。
列车开出宜昌东站后,前方站便是恩施。就在列车穿越恩施大峡谷的一处隧道时,乘务员发现龚老太不太对劲。
列车在隧道里需要开十几分钟,气压变化明显,老太太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乘务员赶紧通过广播询问列车上是否有医护人员可以帮忙。
很遗憾,这趟列车上没有白衣天使。
老罗神情紧张地将母亲揽到身前,喂她喝了几口牛奶,又轻轻拍着她的背,还把两个座位间的扶手拉起,扶母亲头靠窗躺下。
肖健立即通知了恩施站的值班员,要求当地120到站等候。
但老罗摆手拒绝了。老罗说,母亲之前在杭州城西一家医院检查过,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年纪大了,脊椎压迫肺部,有时会呼吸不畅。“我都有些不舒服,更何况她这个年纪。”老罗这么解释。
列车到了恩施站,老罗说自己不熟悉这里,就医也麻烦,不愿意下车。
于是,列车继续前行。行至利川附近,龚老太渐渐缓了过来,老罗便扶她坐了起来。
列车又行驶近2个小时,开过了倒数第二站合川站,隧道又多了起来。龚老太脸色惨白,头蔫蔫地靠在椅背上,呼吸微弱。
老罗的心也拎了起来,他左手紧紧攥着母亲的手,右手几次去探母亲的鼻息。
从合川站到终点站成都东站还需1小时39分钟车程,龚老太情况危急,肖健和列车长决定,临时停靠原本不停靠的大英东站。
临停时间只有2分钟,120已经在站台等候。看着母亲命悬一线,又听着肖健和列车长不停劝说,老罗终于同意,在大英东站下车送母亲去抢救。
老罗再次扶母亲躺下,然后开始着急地打电话。山区手机信号不好,老罗断断续续打了几个电话,说的也都是家乡话。肖健听不太懂,只隐约听明白“包车”和“接人”两个词。挂电话时,老罗明显火很大:“不愿意来接就算了!”
老罗随后还打了两个电话,通知了家里人。当他再回到座位边时,列车距离大英东站只剩20分钟车程,这时,老罗反悔了:我们不下车!
列车长、乘务员,还有肖健劝说了20分钟,道理说尽,老罗最后还是撂下一句话:“我妈妈现在这个样子,赶来赶去也不好,反而危险,还是就这么到家吧……”
列车距离大英东站只剩3分多钟,列车司机最后一次跟列车长确认:停不停?
“不下车。”老罗看了围在身边的列车长、乘务员、肖健,低下了头。
归根 生命和旅程同时到达终点
列车还在向成都东站飞驰,龚老太呼吸越来越微弱,脉搏也几乎搭不到了。
眼看列车即将到达终点站,老罗跟肖健说了几句心里话:“1月初开始,妈妈就一直说要回老家,家里人都拿她没办法,所以,我说什么也要把妈妈带回老家去。下了火车就直接包车走,外甥、侄子都已经赶来了……”
晚上10点刚过,列车停靠成都东站。两个年轻男人提着轮椅上了火车,把龚老太抱上轮椅,推出了站台……
肖健后来听站台工作人员说,下车后,120对龚老太进行过抢救,但是,已经晚了。
下车时,老罗一家子都很匆忙,老人的围巾、衣服,都落在了座位上。附身整理好这些物品,肖健抬起头,整了整警帽。
老罗那句话似乎还在肖健耳边不断重播:“也许你们都不理解我,可是,你们应该理解老人,她只是想回家,哪怕……”
终点站,到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郑峰 记者 徐夏欣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