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祥福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发展的原创性贡献

13.05.2021  14:54

摘 要:列宁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发展的开创性人物。他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在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结合俄国革命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形成了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列宁的这一思想不但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新贡献。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列宁;哲学贡献

如果说列宁的政治遗产是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列宁的思想遗产无疑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发展的开创者。在俄国革命进程中,列宁同民粹派、经济主义和孟什维克等作了不懈的斗争,在斗争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状况,准确地判断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动员俄国广大无产阶级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列宁的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还推动了东欧、拉丁美洲、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立场

列宁之所以能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与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立场密不可分。列宁参加革命的年代,俄国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了农奴制,但沙皇专制制度并未能得以彻底推翻,农奴制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存,对俄国广大工人和农民进行着双重剥削,致使俄国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在此背景下,俄国工人运动频现,农民在资本主义和农奴制之间动摇不定。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与自由主义民粹派之间争论的焦点。如何引导俄国革命?这一问题成为摆在俄国先进知识分子、俄国社会民主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人们对俄国国情和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形势的认识不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迥然有异。此时,不但在国际上存在着修正主义、改良主义,而且在俄国国内存在着民粹主义和经济主义等标榜马克思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列宁正是在同这些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正确地理解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

19世纪90年代初期,列宁侨居德国就已经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俄国革命主体、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等已经有了深刻认识。他不仅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国内的民粹派等作斗争,而且努力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坚持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作斗争。在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他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列宁选集》第2卷,第785页)仔细阅读这一段话,我们可以发现,列宁不但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本质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而且也坚持从社会历史发展与现实需要来理解马克思主义。

第一,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坚持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当作只言片语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抑或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有机地联系着的“一整块钢”。关于这一点,列宁曾在批判波格丹诺夫时说道:“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同上,第221-222页)可见,完整地、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和那些类似米海洛夫斯基等假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分界线。列宁曾不止一次地论述了马克思学说的严整性和系统性,他写道:“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同上,第418页)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容许任何人断章取义地去理解,或者割裂马克思学说的有机联系而片面地去理解,否则就会成为修正主义的一分子。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体系,并不因其具有普遍真理性就当作教条。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它的方法论意义。这正是列宁十分强调的,“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无疑地只是借用了宝贵的方法,没有这种方法,就不能阐明社会关系”。(《列宁选集》第1卷,第60页)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就是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方法论来认识当时当地的社会现实。只有把马克思主义转变为方法,它才在与现实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具体地显现其活的灵魂。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得将马克思的学说视为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当作夸夸其谈可以背诵的教条。列宁说:“恩格斯在谈到他本人和他那位著名的朋友时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经典性的论点异常鲜明有力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往往被人忽视的那一方面。而忽视那一方面,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选集》第2卷,第278页)然而,这个被人“忽视”的“那一方面”是什么呢?正是在人们分析、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时所需要的灵活性,是行动中的智慧。列宁是一位既能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者,又能在行动中把马克思主义转变为方法论的实践者。

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从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出发,把它当作一种方法论来对待,而且在分析和认识具体现实问题时也必须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不能抽取某一方面而不及其它。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把社会看作动态变化的有机体,而不应当超出本国的历史和现状,仅仅是套用马克思的理论,把本国的实际安上某种资本主义的头衔,当作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情况来对待。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文中针对米海洛夫斯基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态度,批判道:“从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什么地方论证过:俄国‘应当有’资本主义,‘因为’西欧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等等。从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是一种超出了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说明的东西。”(《列宁选集》第1卷,第58页)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样分析俄国的情况:在19世纪末,俄国的经济制度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和农奴制经济同时并存,因此,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其阶级结构十分复杂,为了改变农奴制度,进行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是必然的。列宁认为,俄国的革命具有两种可能,或者是让俄国的农奴制经济慢慢地演变成为纯粹资本主义的容克经济,或者是进行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迅速让俄国的农奴制经济蜕变为资本主义经济。他批判普列汉诺夫等人只会局限于一般真理中去寻找解决的答案,而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却不懂得从具体的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具体问题的答案。(参见《列宁选集》第1卷,第160-163页)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既要适合时代变化,联系具体实际,又要全面地看问题,把具体实际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忽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临时应付,那就只能形成修正主义的政策和策略,不可能取得成功。

第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坚持无产阶级革命不动摇。对于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即围绕各自的马克思主义是否“正统”的问题,自第二国际以来就一直存在争论。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总是把自己打扮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把某种东西奉为圭臬,排斥批判的改造和发展。正是在批判的意义上,马克思本人也认为,“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99页)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改变了的条件和各国当地的特点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第二国际时期,一部分号称真正马克思主义的人试图以阐释马克思学说的片面性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站在自发的工人运动的立场上,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不够成熟,他们追随工联主义,主张资产阶级革命的改良主义。列宁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们进行了毫不犹豫的批判,认为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常识。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实质,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列出了几个方面,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科学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在这些理论中,列宁认为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他通过对辩证法的理解,进一步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并通过这种理解,结合俄国实际,用马克思主义阐述俄国革命的特殊性及其应对策略的重要性。作为一个革命的实践者,列宁强调我们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从当前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出发,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列宁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解,因此认为自从有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的意义就发生了改变。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俄国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对于马克思学说的理解。

第三,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的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看作是依赖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来检验的,并且也是通过每个国家或民族本土化实践来证明的。列宁认为,马克思的理论“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列宁选集》第1卷,第273页)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不可能详尽描述历史阶段的每一个细节,如果我们“忽视从那时以来已经变化了的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旧的答案,那就是只忠于学说的字句,而不是忠于学说的精神,就是只背诵过去的结论,而不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新的政治局势”。(同上,第462-463页)所以,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一文中指出,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成不变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而是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一定与现实的条件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本质性意义在于: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土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运用于分析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对事态发展进程的各种具体情况的研究,发现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事态发展的趋势制定相对应的策略,特别是针对当时条件、民族特点、斗争状况提出今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形成关于目前局势的科学把握。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列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紧密结合本国实际的具体条件,并根据这些具体条件作出科学分析,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本土资本主义发展和俄国工人运动以及俄国农民反对农奴制度的形势相结合,从而发展出适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思想

对俄国本土实际的分析,使列宁形成了适合俄国国情的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在如何看待当时的资本主义,如何正确把握俄国革命的形势,如何确定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主体、对象、任务,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上,列宁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辩证地予以回答。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应对策略的实践上,他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列宁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当代化,首创无产阶级革命“一国胜利论”。列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对20世纪初西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了富有时代性的分析。众所周知,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矛盾,一开始就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因此,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随着大生产的发展,资本大鳄也把一些中小企业家沦为自己的产业工人,从而形成空前的资本积累,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工人阶级以空前的数量占居了社会最底层的极大多数。当条件成熟时,一呼百应地迅速出现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资本主义从此过渡到社会主义,全世界范围内社会形态实现根本性转变。然而,列宁所处的时代正值资本主义走向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疯狂地瓜分世界市场,掠夺殖民地资源,走向帝国主义。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正成为过去,霸权、掠夺、寄生、生产集中、抢占原材料、普遍金融化等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在这样一个时期,“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列宁选集》第2卷,第554页)在这个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列宁率先得出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某几个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另外,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也一定是互相影响、互相支持的。

同时,列宁通过分析俄国国内的形势,得出了俄国革命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确立“一国胜利论”思想。当时,俄国的经济既有资本主义的,也有农奴制的,因此,俄国革命中既有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也有农民反对封建农奴制的斗争。列宁认为:“从这里只能作出唯一的一个结论:我们在自己的纲领和自己的策略中,应当把反对资本主义的纯粹无产阶级的斗争和反对农奴制的一般民主主义的(和一般农民的)斗争联结起来。”(《列宁选集》第1卷,第660页)通过对帝国主义和俄国实际情况的分析,在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列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在全球突发性地取得胜利,而只能在某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全世界革命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无论是先进的国家抑或落后的国家,都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危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和推翻封建制度以及民族解放运动不约而同地在各大洲相继涌现。在此情形下,社会革命发生在同一个时代的可能性转变成为现实性。“社会革命的发生只能是指一个时代,其间既有各先进国家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国内战争,又有不发达的、落后的和被压迫的民族所掀起的一系列民主的、革命的运动,其中包括民族解放运动。为什么呢?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得不平衡,而客观现实使得我们看到,除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民族,还有许多在经济上不那么发达和完全不发达的民族。”(《列宁选集》第2卷,第767页)列宁既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出发,又从自己的革命实践出发,根据对俄国现实和当时国际形势的具体情况分析,得出了无产阶级可以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的结论。

第二,列宁把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具体化,提出俄国革命“两阶段论”。列宁根据俄国国情形成了适合俄国本土实际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从而在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任务、革命的主体、革命的形势等各方面把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本土化、具体化。

在20世纪初期,列宁准确地判断了俄国革命将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因为那时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都不够高,政权落入资产阶级之手;第二阶段是无产阶级和农民联合夺取政权,建立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发动了战争,这在客观上加速和加剧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并转变为国内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在此形势下,列宁认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需要联合两个同盟者,第一个同盟者是俄国广大的无产者和一部分受压迫的农民,第二个同盟者是一切交战国和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他不仅确定了俄国国内的革命者主体是俄国的工人阶级和一部分农民,同时也确定了各国无产者也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者。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不仅是要解决工人阶级的被压迫问题,同时也要解决广大俄国农村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俄国革命的任务就是:第一阶段国家政权转到资产阶级手中,使俄国的农奴制经济转变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二阶段实现工人、雇农、士兵代表苏维埃的专政,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使全体被压迫民众得以解放。根据俄国的情况,列宁创立了俄国革命的新理论,即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世界无产阶级为同盟军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并确立了俄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策略。

第三,列宁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本土化,首创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如何过渡的理论。他针对俄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本土化的社会主义理论,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初期经济建设的理论等。

一是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列宁认为,十月革命之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是“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有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漫长的、比较困难的过渡时期”。(《列宁选集》第3卷,第402页)社会主义不是先辈们用托盘奉送给我们的,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的。革命成功之后,百业待兴,工人阶级缺乏管理经验、技术等,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一个长久的时期,将经历一个长久的阵痛。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面临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其中包括: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等,所有这些经济形式互相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列宁认为这个过渡时期就是国家资本主义,效仿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学习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逐步走向社会主义。他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社会主义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跨进一步。”(同上,第528页)我们不应当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而不去研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具体形式和步骤。

二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形式的观点。一个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其形式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有的国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有的则必须通过过渡形式才能实现。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列宁选集》第2卷,第777页)我们不能只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而不顾当时当地的实际条件。各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文化传统、民族关系等各不相同,工人、农民和其他一切被压迫阶级的觉悟也相互有别,因此走向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也不可能完全相一致。

另外,为了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列宁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出台了“新经济政策”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改善苏维埃的经济基础。一是没收土地,将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二是把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实行银行国有化;三是把资本家最大的垄断组织收归国有;四是进行租赁制,把所有国有的产业、矿山资源等租给资本家经营;五是用实物税代替余粮征收制,以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是检验苏维埃政权经济基础的一个标准,因为新生的政权只有在经济基础上获得广大劳动者的支持,其根基才牢固。新经济政策也是检验共产党人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方式,因为共产党人只有具备了掌握政权的经济管理能力,学会管理的本领、合理地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使之为社会主义服务,才能真正领导广大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分阶段进行的观点。列宁对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区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资本主义生长起来的新社会,即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阶段;二是社会主义的更高阶段。这一方面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衔接关系,同时也说明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使用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列宁说:“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成长起来的,只有用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东西才能建成共产主义。”(《列宁选集》第4卷,第107页)在第一阶段,由于工人和农民都不懂得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以有必要向资本家学习。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与此同时,列宁还论证了在夺取革命胜利之后,社会改良也是必要的手段。不仅如此,列宁还提出了文化进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当无产阶级在革命成功之后,改良和革命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列宁认为:“这种变化马克思本人当时是预见不到的,我们只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学说才能认识到。”(同上,第617页)实质上,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他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之后,科学地指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结果。

第四,列宁把马克思关于共产党的学说现实化,第一次规定了党的基本准则。列宁根据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他的党建理论。特别是他认为,共产党人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从实际条件出发,确定自己的任务,同时必须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学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学会用适合俄国实际的新方式新方法来完成任务。共产党人是人民的代表。“入党的将都是一些真心拥护共产主义的人,真正忠于工人国家的人,正直的劳动者,在资本主义下受过压迫的群众的真正代表。”(同上,第52页)共产党只有得到劳动人民的支持,才能领导社会主义走向胜利,才是不可战胜的。依靠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无坚不摧的关键,是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根本力量所在。

在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列宁还对第二国际某些人的做法提出批评,认为他们罔顾各国实际,毫无差别地统一策略,消除多样性,千篇一律,死板划一,普遍雷同,缺乏斗争的灵活性。共产党人在运用基本原则时,必须“把这些原则在某些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同上,第200页)这些都表明列宁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从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的观点和思想看,他是一个领会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典范,不仅在思想上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而且在行动上结合俄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贯彻到俄国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建设中。在这一点上,列宁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重要影响。


列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思想的哲学贡献

从列宁关于俄国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心路历程看,正是列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发展的新形态,正是列宁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途径。回顾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让人体会到的不仅有列宁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娴熟掌握,更重要的是列宁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俄国本土实际,灵活机动地形成适合俄国的政策和策略。

列宁主义是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代表。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无产者纷纷起来革命,形成了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在这个浪潮中,能否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形成适合于本国实际的政策和策略,决定着革命的成败。毛泽东等革命家得益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基本精神,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回到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迫使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即在当时众多马克思主义者中,为什么只有列宁才真正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而诸如普列汉诺夫等到了后期却犯了孟什维克的错误?问题的关键在于,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这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思想之精髓,也是列宁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基础。

第一,列宁坚持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生产实践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离不开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列宁之所以能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并针对俄国实际形成一系列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和策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坚持把实践放在第一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列宁看来,我们无论是在哪一本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都不可能找到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答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积累经验。只有从现实出发,我们才能形成相应的对策,科学制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一方面,人的认识必须从现实出发,离开现实的抽象理论,必然是空中楼阁。正如恩格斯所说,“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0页)列宁继承了这一思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形势时,不应当从可能出发,而应当从现实出发。”(《列宁选集》第3卷,第28页)另一方面,客观事实和群众的需要构成客观现实的主要内容,所以从客观现实出发,也就是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另外,任何对实际的分析、关于现实的政策和策略都应当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只有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客观真理。

不但我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而且我们还应当创新实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在列宁开创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初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管理方面的技术,一度使社会主义建设陷入困难,冒进思想在党内不断产生。列宁提出共产党人应当敢于承认失败,善于从失败中学习,学会用符合俄国实际的新方式新方法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就应当灵活地采用改良的方式,把它作为革命的副产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而不是像孟什维克那样不懂得把握改良与革命的辩证关系。在商业方面,我们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退却,但要退得适度。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找到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现成答案,只能依靠自己对现实情况的分析,以创新实践的方式前行。这一切上升到哲学认识论的层面就是:“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选集》第2卷,第103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标准,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理论往往是实践的先导,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实践才能如期取得成功。固守陈旧的实践形式而不去创新,停留于过去,就无法开拓新的发展道路。因此,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需要实践者发挥智慧与才干,随时根据实践的需要作出调整,只有这样,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走向成功。

第二,列宁深刻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列宁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僵死的教条。在第二国际中,存在着一些不顾国情差异发号施令的做法,列宁对此明确表示反对。他多次提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立斗争策略,决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随着当前局势的变化,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形式,这些形式往往是我们的活动家们所不知晓的。我们一定要历史地考察斗争的形式,脱离历史的具体环境,就是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起码常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精神。它的首要原则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就是实事求是。它是针对教条主义的。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东西,不能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不能破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我们的思想和认识必须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思想要以客观实际状况为依据,尤其是要以变化了的客观现实为依据,以当时的实践为标准。列宁《论策略书》中说:“马克思恩格斯总是说,‘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他们公正地讥笑了背诵和简单重复‘公式’的做法,因为公式至多只能指出一般的任务,而这样的任务必然随着历史过程中每个特殊阶段的具体的经济和政治情况而有所改变。”(《列宁选集》第3卷,第24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但要求人们从变化了实际出发去分析和研究客观的实际,而且还要求人们从分析的结果中形成与现实需要相适应的斗争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个过程,必须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随时运用智慧,及时调整斗争策略,使事态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列宁在其一生的革命活动中,严格遵守这一辩证原则。他适时地应变俄国的复杂现实,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革命斗争实践。如果列宁不这样做,那么在面对孟什维克、经济主义、民粹派、托洛斯基派等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对立观点时,就无法彻底战胜他们。

第三,列宁把辩证法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是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法的重大贡献,同时也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最重要的哲学依据。辩证地思考我们的认识,把我们的认识看作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确切的知,是我们对于外部世界认识的基本规律。

列宁认为,辩证法只有在人们认识事物时、在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时才能显现其意义。人的认识总是从个别事物着手,再通过思维的逻辑概括上升为一般。“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列宁选集》第2卷,第558页)通过个别概括出一般,又通过一般指导对个别的认识。人的认识决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近似于螺旋式的曲线。列宁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上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把握特殊性着手,从特殊性这个前提出发,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修正主义之所以错误,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把一般当成了特殊,又把特殊当成了一般,即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了一种必须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而忽视了当时当地的特殊条件。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必须能够辩证地处理这种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列宁的认识论概括起来就是:(1)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从把握特殊着手,研究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2)必须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考察事物;(3)必须把不断发展的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4)真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实践也需要理论作为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列宁在《怎么办?》中反复阐明了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选集》第1卷,第312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那么实践将是盲目的。列宁强调:“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同上,第314页)因为只有不断地研究现实,才能形成相应的理论和对策;也只有不断地用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我们才能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由于实践的主体是群众,所以理论只有被群众所接受,才能在实践中成为物质力量。列宁指出,没有理论指导的自发的工人运动只是工联主义的,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阶级斗争的。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但实践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说道:“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选集》第2卷,第103页)正是因为实践具有不确定性的一面,所以真理是具体的,是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列宁通过对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准确理解,把个别和一般的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准确地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是列宁形成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思想的重要环节。

第四,列宁坚持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群众路线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初衷。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人民利益为宗旨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首先,群众利益、群众觉悟、群众组织性、群众的革命热情等,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密切关注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的创造性热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注重客观事实,注重群众和阶级”(《列宁选集》第3卷,第42页),在具体实践中,列宁提出了土地纲领、工兵代表苏维埃、新经济政策等,都体现了他的群众观点。

其次,只有充分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创造历史的主体。列宁在整个俄国革命时期,都非常关注如何动员群众参与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刻注意在群众中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宣传,让群众理解革命的实质和目标。列宁在《关于和平问题的报告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在我们看来,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同上,第347页)

再次,共产党人必须做到,群众在哪里就一定到哪里工作。列宁的一生从来不放弃对群众的教育与宣传动员,始终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到了哪里就把革命宣传做到哪里。他说:“共产党人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善于说服落后分子,善于在他们中间进行工作,而不是臆想出一些幼稚的‘左的’口号,把自己同他们隔离开来。”(《列宁选集》第4卷,第164页)要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就必须时刻关注人民群众,不能离开群众利益、群众觉悟、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时刻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服务,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从可能转变成现实。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共产党人想问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


结语

无论在理论上抑或在实践上,列宁都科学地、辩证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心路历程看,这对我们具有启迪意义的是: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列宁实现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思想前提。只有正确地理解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真正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如果缺少这个思想支撑,那么马克思主义俄国化是不可能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同样如此。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使我们坚定地与教条主义、形而上学划清界限,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直面中国现实,而不是作为抽象的理论束之高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中国性”立场和原则,立足中国历史、中国现实、中国未来,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于分析和处理中国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与社会主义的本土化两者是紧密联系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其哲学与政治经济学都是为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共产主义决不是抽象的,而是动态的、具体的、分阶段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与道路也是有差异的。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通向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面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运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认识。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负重前行”,从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相统一中,成功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三,投身于实践和依靠人民群众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社会主义本土化的关键。回顾列宁的一生,他始终没有忘记把自己置身于革命的实践活动中,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在与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中探索适合俄国发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始终不忘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

总之,深入研究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发展的贡献及其思想精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借鉴。

参考文献[1]《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


作者简介

郑祥福,1955年5月生,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曾任浙江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常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西方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


转自“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