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嘉生冯飞父子: 竹陶情深传家风

18.05.2018  10:33

冯家楼上的工作间

运用退韵技法雕琢的臂搁《江清月近人

  《清明上河图》(局部)

反青深雕屏风《溪山云居图

为钱君匋制作的黑陶提梁壶

  暮春时节,红情绿意,美不胜收。梅花洲里,游客熙熙攘攘。景区一隅,冯氏老宅的粉墙黛瓦在多彩的景致中更添几分古朴凝重。游人三三两两步入这三组三进的徽派风格宅院,在静谧的氛围里触摸时光流逝的印记,也正好暂避渐已热情的太阳。穿梭于冯氏老宅几座院落之间,屋主昔日的意气风发宛在眼前。

  老宅最东侧院落中,冯氏竹景陶韵艺术馆引发不少人的兴致。拾阶来到位于二楼的展厅,一股浓浓的文人气息扑面而来。竹刻、竹雕、黑陶、印纽,逼真饱满的图形,端庄秀美的文字,细腻精美的线条,勾勒出一方文艺荟萃的天地。

  这些都出自冯嘉生、冯飞父子之手。

  许多游客对冯姓父子和冯氏老宅的关系颇感兴趣,当询知其祖上正是院落的主人,无不感叹。再观望时,一座被时光打磨得稍显落寞的宅院,仿佛抖落掉了历史的尘埃,恢复了些许生气。

   家族的文人遗风

  72岁的冯嘉生正出生于那座宅院之中。冯氏老宅毗邻石佛寺,曾经,那一带远比凤桥繁华。对于大宅院昔日的风光,冯嘉生已无丝毫记忆。离开那里时,他尚在稚幼年纪。于他而言,“大户人家”恍如虚幻。

  冯氏家族繁衍生息、创业发家的故事,一度消散在光阴之中,老宅屹立了上百年,直到梅花洲景区开发建设时被修缮一新,这个家族才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如今,能够在冯氏老宅展示当代冯氏后人的风采,以另一种形式回“”,这是属于冯嘉生、冯飞父子的荣光。

  景区向南一公里多,凤桥镇政府附近一幢三层的沿街楼房,是冯氏父子现在的家,也是竹刻黑陶工作室所在。

  落成已久的小楼,楼道虽略显局促,却被主人打扫得十分清爽。西侧二楼的工作间,是内外两室的套房,一排排竹筒整齐地码放在木架间。冯嘉生戴着老花镜,低头仔细地在一段罗汉竹上勾勒着线条。

  他很少离开凤桥这座小镇,早已习惯从早到晚侍弄那些泛黄竹片的日子。停下手中的活与人聊天,冯嘉生就随手拿起一枚竹根雕的小物件,握在手心不停地摩挲,或在脸上轻轻地摩擦,似乎要让自己的肌肤和体温慢慢地将灵性赋予那文玩上。

  制文玩,爱竹刻,算是一种家风承传。

  当年,将房田及作坊牛场等产业捐出后,冯嘉生的父亲冯国玠被安排进乡镇的手工业联社,负责刻制图章。日子几乎一贫如洗,却难让这个旧式文人丢弃自己的雅好,篆刻治印,偶尔与他人偷偷交换存藏一些文玩小物件。他全然不在意生活境遇的一落千丈。

  冯嘉生十余岁便开始学习刻字,渐渐迷上了美工。一次,他看到家中一件祖上传下的白菜图案浮雕竹制笔筒,尝试着模仿雕刻了一只。一向严厉的父亲看过他的这件手工,罕有地说了句褒奖的话:你雕刻倒是有点天赋!

  正是这句话,让冯嘉生与竹雕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过,那只是少年一时兴起的粗浅尝试。从19岁到农村插队落户,到之后进入嘉兴车轮厂做木制磨具,直至约50岁时内退,除了做过木工,冯嘉生很长一段时间的人生轨迹,与竹刻竹雕的距离十分遥远。

  将他带回竹刻艺术领域的机缘,仍与那件祖传的白菜笔筒分不开。这只笔筒,大约出自晚清匠人之手。1990年代初,有人看到这只笔筒,提出高价收购,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2000元成交。

  20多年前,这样一个数字堪称天价。经过此事,冯嘉生突然意识到:原来竹刻竹雕的物件还能这么值钱!

  1990年代中期,退了休的冯嘉生因此重拾数十年前的兴趣,研究起了竹刻。

  冯嘉生最初的创作,更多源自个人对竹刻的粗浅理解。他把诗词、字句刻在一枚枚竹片上,形成竹简的样式。多年来的木工技艺,以及他对素描、篆刻等业余爱好的钻研从未间断,深藏了数十载的篆刻童子功重见天日,这些“竹简”倒也有模有样,颇有几分雅致之风。

  他的这些工艺品,多进入了广州、上海的买家手中,每件作品由十数片“竹简”组成,售价两三百元、三四百元不等。那时候,这样的收入,在冯嘉生看来已经十分可观了。

   擅竹刻的“壶痴

  在竹刻方面,冯嘉生并没有正式拜过师。他的技艺日臻纯熟,多源自个人的钻研。对每件作品,他都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因此精品不断。

  《清明上河图》是冯嘉生早年的一件作品。这组竹刻,耗时两年,形式脱自“竹简”,50余枚竹片连接成近3米的横幅。竹片上,呈现的是名画《清明上河图》场景。宋代的这幅画作,人物众多,画风细腻,冯嘉生用刻刀将细腻的画风呈现于竹片上,即便许多人物图案微小,神情亦逼真传神。这件作品,让冯嘉生捧回了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天工奖”。

  一次,冯嘉生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鉴宝”节目。一名藏家捧出一只竹雕笔筒,刻绘的是禄寿双仙相会的场景。专家鉴定后表示,这件笔筒应是晚清之物,估价20万元。

  这让冯嘉生几乎笑出声来:这哪里是晚清的笔筒,不就是我前些年完成的嘛!

  专家的“乌龙”,足以显见冯嘉生竹刻竹雕技艺的精湛。

  竹刻工艺虽是一项传统文化,但冯嘉生并不希望仅仅沿传统的既定道路走下去。以往的竹刻品,囿于毛竹的圆弧器形,竹刻工艺品缺乏更多的类型,几乎都是臂搁、茶则、笔筒等物。冯嘉生经过不断尝试,开创出“反青”工艺,把有弧度的竹片在水中烧软,然后压成平面。加工后的竹片不仅不易开裂,还可大幅拼接,用以雕刻大题材作品。

  今年4月底,冯嘉生、冯飞父子俩带着他们的反青新作竹制屏风《溪山云居图》,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

  在冯嘉生的工作室,还有一件屏风也已经完工。这是一位上海藏家委托冯嘉生完善、修复的一件清代屏风。据说原物本为御用之物,紫檀材质,因年代久远,稍有破损。藏家请冯嘉生施以反青深雕,使其正反双面皆可欣赏。冯嘉生雕刻的山水,层次分明,松叶栩栩如生,整幅画面大气磅礴。屏风主人不久前查看时,连连表示:您的作品,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去年,冯嘉生因其“凤桥竹刻技艺”成为第五批浙江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还有一个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2009年,他因“黑陶烧制技艺”而成为第三批嘉兴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冯嘉生痴迷于制作黑陶。凤桥当地的黏土,经筛选、研磨、制坯、窑烧,变身为精美的茶壶、印章。完成后的物件通体黝黑,别有一番味道。

  冯嘉生制陶,师承嘉兴前辈、黑陶名家许明农。早年,冯嘉生便知晓马家浜文化遗址曾有黑陶器出土,特别是南湖区雀墓桥出土的尖脚三足黑陶,是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精湛工艺品。但其烧制法早已失传。虽在农村插队,但他并不“安分”,时常琢磨如何恢复古人的烧制技法。后来,他得知父亲的好友许明农初步钻研出黑陶烧制方法,常去讨教。初时,许明农的制陶工艺也未成熟,黑陶色泽、光润程度仍不稳定,虽可成器,却美感不足。冯嘉生边向许明农学习,边与他共同探讨改进工艺。冯嘉生设计了全新的烧陶窑,两人反复试验,最终,他们用陶坯经锡纸包裹后烧制,得到了理想的效果。

  在房屋的顶楼,冯氏父子亲手建起了制陶柴炉。旧房原本禁不住月岁的考验,漏水严重。去年,凤桥镇政府为支持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发展,资助冯家将三楼一部分进行改造,搭建起塑钢外墙和屋顶,烧陶坊从此通透明亮起来。

  对于镇政府的支持,冯嘉生再三嘱托:一定要写一写!

  这里还是他们加工竹刻工艺品包装盒的场所。木制的盒子,需求量不算大,外面的木器工厂不愿代加工,只能由他们亲自动手。

  天气渐渐热起来,制陶炉并没有点火,但顶楼的这间作坊依然有些闷热。

  冯嘉生曾被篆刻大师钱君匋称为“壶痴”。当年,他为钱君匋、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书画名家林乾良等人专门制作过黑陶茶壶及黑陶印纽,传为美谈。几位大师手绘壶身花卉或书法,冯嘉生将其制于壶身,一式两份,一份赠送给几位先生,自己收藏一份。与大师合作的经历,至今让他难忘。

  西泠印社百年大庆时,冯嘉生曾应约为印社烧制了700方黑陶印纽。这些印纽是送给参加庆典宾客的礼品。每套礼物都汇集了不同材质的印纽,黑陶质地的只有一枚。

  父子俩打算今年起开始制作紫砂茶壶。相比黑陶,紫砂名气更大,市场价格高出不少,但烧制的难度却低了许多。冯飞说,因为黏土不同,黑陶壶坯烧制前后的伸缩比较大,不易成器。再者,烧紫砂用的是电炉,温度容易控制,有烧制黑陶的手艺,做紫砂,没有问题。

   坚守中突破与传承

  作为冯嘉生的独子,冯飞跟随父亲学习竹刻已有近20年时间。2009年,他也已成为凤桥竹刻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传承了父亲的技艺,也遗传了冯嘉生的质朴品格,虽不善言辞,与人交流时却能让人感觉到他的真诚。

  冯飞早年学过修理钟表,同样是坐在桌边、埋下头来静心操作的活儿。日积月累,冯飞的腰颈都落下了毛病。

  “做竹刻是件苦差事,能坚持下来,不容易。”冯飞说,这些年,曾跟随父亲学习竹刻的人并不少,但绝大多数早已搁下了刻刀,转做他行:一来是身体吃不消,二是搞竹刻并不见得有很好的收入。

  尽管徒弟“流失”严重,但冯嘉生仍然一心想把竹刻工艺传承下去。他刚刚收了一个徒弟,不到20岁。此外,他还是凤桥镇中心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学校开办竹刻特色乡土课程,通过这种方式,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于竹刻的兴趣。

  冯飞一直十分用心,让冯嘉生很欣慰。他说,冯飞是继承他手艺最好的一个。

  最近几年,冯飞的作品也屡屡获奖。今年3月,他还评上了嘉兴市工艺美术大师。

  把技艺教授给下一代的同时,冯嘉生依然寻求着个人创作技艺上的突破。数年前,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王正光教授的相识、合作,为他开启了一个更加精彩的艺术空间。

  偶然机会下,王正光看到冯嘉生的竹刻作品,为他的竹刻技艺折服。几经打听查询,王正光找到冯嘉生,并专程从深圳赶到凤桥。

  拜访冯嘉生,王正光是希望两人能展开合作,通过冯嘉生的刻刀,把自己的画作呈现在竹质砚屏上。

  冯嘉生几经尝试和努力,不仅让王正光大为赞叹,也让冯嘉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竹刻艺术表达。

  用刻刀创作王正光的花卉、山水画作,冯嘉生研究开创了一种“退韵”技法。以这种刀法创作的竹刻画面,朦胧中透出幽远深邃的层次感,带给观者巨大的遐想空间,显现出一种亦真亦幻的独特韵味。

  退韵技法,让冯嘉生的竹刻作品诞生出全新的意境和更加多元的艺术美感。在王正光看来,冯嘉生让竹刻和文人山水画之间产生了奇妙的结合,“多年来,他们父子与我合作了一批竹刻作品,对中国山水画水墨效果在竹刻中的表现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竹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由冯嘉生亲自操刀的竹刻作品,市价不菲。有人曾出价3万元求购尺余见方的反青深雕屏风,冯嘉生没有允诺。他说,这些竹刻,自己想保存下来,日后如果遇到某个机缘,他会把这些作品无偿捐献给博物馆或艺术馆。

  冯飞对于父亲无偿捐献的打算,表明了支持的态度——尽管如何更好地维持工作室运转仍是件让父子俩时常犯愁的事情。“工作室里的人,起码要有一份还算过得去的收入,否则很难留住人。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钱,就心境浮躁,静不下心来,也就做不出好的作品了。”(记者 刘艳阳 摄影记者 袁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