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浙江扶贫专题三农业产业化:农民就地增收的快车道
如何将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精准帮扶,既能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又能让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样的答案在浙江日渐清晰:通过农业产业组织化,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到扶贫重点村建立农产品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低收入农户或加盟、或入股、或就业。如今,这些具有扶贫功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浙江扶贫的重要力量。
对许多扶贫重点村和低收入农户而言,之所以长期贫困,关键原因还是缺信息、资金、技术等脱贫致富的门路。通过农业产业化,浙江将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经营纳入到产业链中,致富门路问题迎刃而解。如今,以“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多个模式,正引领着低收入农户快速实现就地增收脱贫。
在这些模式中,龙头企业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作为连接农户、基地与市场的中间体,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等服务,而辐射农户只需按照订单标准化生产,两者捆绑成利益共同体,互动密切。企业利用分散农户的力量,短期内就能形成较大规模,产生规模效益;同时,原本各自为战的农户,也可避免和减少单枪匹马闯市场带来的风险。
作为欠发达县之一的龙泉市,近年来就从这样的探索中尝到了甜头。目前,龙泉市拥有扶贫龙头企业25家、扶贫专业合作社208家,通过产业化发展,全市扶贫重点村中已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4万余亩,农民就地实现增收。去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首破万元大关,达到10368元,增幅达到19.7%。
在扶贫道路上,许多龙头企业可谓功不可没,以龙泉特有的黑木耳产业为例,仅天和食品有限公司一家企业,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1600亩标准化基地带动农户500户,订单生产3200亩则能带动农户1.5万户,实属助农增收的“功臣”。依托产业化发展,现在整个龙泉市的农民就业和收入中,有1/3来自黑木耳产业。
与龙泉异曲同工,泰顺县三魁镇薛内村,通过“温商引领、全民入股、村企合作、共赢发展”。全体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220多户村民再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联合搭股等形式,成为公司股东,成立温州瑞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坚持村企分开的基础上,公司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全村资源要素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短短几年,瑞雪就发展成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产品畅销市场。到去年底,薛内村村民以土地入股的股本金均已分红返还,分红额达到160多万元。目前,在公司就业的村民有300多人,“月月领工资,年终有分红”的收入模式,着实鼓起了大伙儿的“钱袋子”。
如今,浙江有不少扶贫重点村的土地都纳入了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而每个基地都有一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基地建设支撑主体发展,主体发展促进产业规模化,浙江“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色”的区域特色经济日成气候。
浙江这种以农业产业化带动扶贫开发,让原本分散的要素得以集中流转,生产方式向规模化转变,经营方式向股份化经营转变,扶贫开发向“造血型”转变,使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